1、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概述
拼音:Jiacun town
邮编:721302
代码:610304107000
区号:0917
车牌编号:陕C
镇人民政府驻地:贾村街道
隶属于宝鸡市陈仓区,为宝鸡市的4个卫星镇之一,位于宝鸡市北部的贾村塬中部
【历史沿革】
贾村古称龙川镇,城堡遗址至今尚存。史传明清名臣党崇雅曾在此接待西征的康熙帝,康熙帝见镇门楼高题“龙川雄镇”四字略有不悦,遂问党崇雅道:“朕本为龙,此龙何来”?党崇雅随机应变:“君为真龙,此假龙尔”。康熙答:“原来是个假村。”承康熙金口玉言,改名“假村”,后代人谐其音唤作“贾村”,该村并无贾姓人家。这就是贾村地名的由来,贾村塬一名皆由此而来。
注:党崇雅氏,为贾村塬蟠龙人,天启年进士,崇祯年户部侍郎,曾降李闯,后归满清。顺治年历任户部侍郎、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加少保衔。顺治十年高老还乡,数月后奉诏还朝,受国史院大学士,十二年再次告老还乡,加封少傅兼太子太傅衔,故称“党阁老”。(据宝鸡县政协出历史资料汇编记忆而成)
【地理概况】
贾村镇古称龙川镇,清代改名“假(贾)村”,位于贾村塬(亦称西平塬)的东北隅,距宝鸡市中心18公里。
贾村塬地势比较平坦,土质肥沃,村舍密集,分布着桥镇、贾村、蟠龙三个乡镇,是一个传奇而又神秘的地方。它东起千河,与凤翔塬隔河相望;南依渭河,与秦岭对峙;西至金陵河,与陵塬为邻;北靠千阳岭,与吴山相连,东西宽约15里,南北长约30里。人们常说其形状尤如一条巨龙,龙头就在这个塬西南部渭河北岸的蟠龙(又称蟠龙山),龙尾就在这个塬北部紧靠千河西岸的龙尾村。实际上,自古以来,占卜先生就是这么认为的,古代先民一直把这里当作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历史上这个塬上多出名门望族。贾村镇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就名人辈出,文化积淀厚重。
贾村镇位于宝鸡市北部的渭北台塬-----贾村塬中部,东隔千河与凤翔长青乡、陈村镇相望,南接蟠龙镇,西连金河乡,北与桥镇毗邻,东西宽约7.8公里,南北长约8.9公里,镇域面积69.43平方公里,辖贾村、广福、东坡、五星、牛家滩、灵龙、扶托、杜家凹、仓园、文酒、龙新、陵一、陵二、陵三、上官、张家寨等16个行政村、102个村民小组、36个自然村。
【教育事业】
贾村高中,贾村初级中学,贾村中心小学等学校
【历史人文】
贾村镇历史悠久,至今有多处历史遗存和文物保护区域。
据传,贾村以北的桥镇,是上古有桥氏部落领地,故本地在上古时就有人类居住。
整个贾村原周边,至少在商晚期西周初期就有村落城垣,原东部的灵龙、上官、扶托村,南部的戴家湾墓地,西部的金河,北部的桥镇都有西周早期的青铜器、玉器、兵器和石器出土。
1965年,在贾村村出土何尊一件,内有122个铭文,其中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二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中国”的名称。铭文也记叙了周文王、武王和成王传承的序列,以及筑造“成周”(今洛阳)的历史。故被视为镇国之宝。
1969年,这个塬区的上官村出土了夨王簋等4件重要青铜器,1973年又发现了青铜器“夨王簋盖”;1983年浮托村还出土了青铜器“夨膡盨”。这些夨器有的时代较晚,和其它器物所反映出这个塬区的主体时代特征不太相符,但其在贾村塬的不断被发现,引起了史学界和考古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一部分学者经过对这些夨器的初步研究,认为汧河流域是夨国的封地,贾村塬一带应是西周时期夨国势力范围的一部分。①
一些学者认为,贾村塬及其西北部的吴山,属于西周早期的夨国封地。关于夨国,有两种解释,一说为虞国,一说为吴国。有学者根据西周“太伯奔荆蛮”认为,泰伯就是逃到了岐山以西的吴山一带,故为吴国。周立国后,康王改封其地为江苏宜地,也就是春秋战国时的吴国。吴国姬姓,故而,后有与姬姓晋国结亲不允的记载。
西周至明朝末年,本镇历史变革不详,待有识之士补充之。(贾村镇人罗荣谨识)
2、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峪口乡贾村贾村于苏木路旁,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两旁绿树成荫。村总人口665人,耕地面积达2500亩,村内领导班子由6人组成,政务公开每半年一次。在文教卫生方面,村有小学一所,内诊一所,有效解决了村在就学、就医的问题。村领导兢兢业业,以群众利益无小事为己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为贾村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贾村农业经济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劳务输出为100人左右,人均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为先进新农村。
3、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屯里镇贾村屯里镇贾村位于临汾市城北,东靠南同蒲铁路,霍侯一级公路穿境而过。全村263户1082口人,耕地面积694亩。2007年人均收入5617元,全村经济社会总收入360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359万元,第二产业收入2385万元,第三产业收入861万元。
贾村是临汾市的双文明建设先进村,曾被命名为“山西省小城镇建设示范村”。2003年全村达小康,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小康建设千强村”。
与临汾铁路联合投资1.3亿元,建起了面积50亩的联营货场,设有5条专列发运线,320余个货位,发运煤、焦炭、生铁、钢铁、矿石、石膏粉等矿物,年吞吐量150余万吨。投资140万元,完成从村门楼到联营货场富民路28米宽500米长的道路硬化、亮化、绿化工程。
4、河北省定州市息冢乡贾村河北定州市息冢乡贾村村民采取春栽红薯、夏卖秧苗、秋打粉面、冬下粉条的办法,大力发展红薯“经济”,从而念活了红薯致富经,平均每亩红薯可收入2000多元,全村2000多亩红薯收入400万元。
为了帮助村民种植的红薯获得高产,该村干部聘请技术人员负责红薯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从四川引进口感好、产量高的“三康一号”作为村民的当家薯种;收集各地集市行情,为村民提供价格信息,并从去年开始,对红薯进行深加工,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使该村村民依靠种植红薯走上了增收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