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巾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南京的网巾市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南起长江路,北至观音阁。明代时,此处为销售发网的市场,故名。

据《金陵琐事》记载:明朝时在今网巾市西面有一座神乐观。一日,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巡视到神乐观前,见一道士正在专心编结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网。这种网与鱼网不同,很小,而且颜色、花样非常多。这种美丽的“小网”引起了皇帝的好奇心,便问道:“此物有何用?”道士回答说:“这叫网巾,用处很大,把它裹头上,任风吹雨打头发不乱。”朱元璋拿起一只网巾,罩在头上,效果还真不错,侍从们都说皇帝戴上这种网巾后,看上去非常精神。朱元璋听后哈哈大笑道:“用此网巾,万发皆齐矣。”第二天,朱元璋就下旨诏道士为道官,专门负责织造网巾,并以该道士所织网巾为样板,向全国推行,并且规定不分男女,一律都要以网巾罩头。于是神乐观前的这条原不见经传的街道就成了经营网巾的专业市场。各种色彩、规格的网巾摆满了街道两旁,市场繁荣兴旺,每天来此选购网巾的人们摩肩接踵。民间就将此地称为网巾市,并一直沿用至今。

经史学家研究,网巾实为明室所创。它是用丝线编结而成,网眼细密,裹在头上能紧紧地罩住头发,额前还缀有一些小坠,用以装饰,深受人们喜爱,就连明太祖及大臣也不例外。它的发明既满足了人们的爱美之心,又繁荣了市场,实在是一举两得。因此,网巾就成了明朝头饰的标志。据史料记载:清兵下江南时,许多明末志士在遭遇清兵屠杀前,一定要把头上的网巾裹好,谓之“不忘明制”,以表明自己忠于明朝的赤胆忠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