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
江苏科技大学优秀教师。2000年考入安徽大学历史系,2003年本科提前毕业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6年来到江苏科技大学任教,曾任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06级辅导员,院团委书记。主讲《台湾历史与现状》,《中国近代史》等,其博学与一流的口才以及睿智的形象,在学生中广受好评。《台湾历史与现状》深受江苏科技大学学生喜爱,成为江科大最受欢迎的选修课。现在在南京大学中华民国研究所读博。江苏科技大学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
社会评价:
江苏科技大学《台湾历史与现状》课经常座无虚席,学生特别佩服这位有个性,有思想的而且很有趣的

老师,在江苏科技大学受到学生的喜爱,《台湾历史与现状》现今为江苏科技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
学生评价:
同学甲:很有思想、很有深度的一位老师。
同学乙:非常有个性,更是有思想,非常难得。我很推崇他说过的“有文化没思想”。
同学丙:郭老师的课上的的确很棒,学术性强,表达很好,听起来有一种思辨的美,赞一个。
个人特色:
郭老师的学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郭老师,他是那么的优秀,集学问、口才、思想、人品于一体。是那么的风度又有气魄,是那么的文采又有武然。这样的学者,不让人敬仰都很难,很荣幸自己能成为这样老师的学生,这是对自己一生的影响。
他讲课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更多的教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思维的模式。他上课从不点名,因为这是对他能力的怀疑。他很注重思维的培养,认为看报纸只看《南方周末》因为那里有思想的结晶。
他研究历史总结出:在战争年代,有美国加入,世界就和平;在和平年代,只要没国不乱搞,世界就和平。所以奥巴马一上台没干什么事就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在课堂上,他会讲很多做人,做事的学问。他常给我们讲他父亲给他讲的一句话:学问要比口才好,做人要比学问好。而我发现他是集口才,学问,做人于一体的完美化身。不管做事,做人,做学问都要以研究的态度去从这项工作。。看问题要看到本质,既要从小往大看,又要从大往小看,不要轻易地下结论,不要人云亦云轻易地否定某事,一切都在变化中,我们做事不要太功利化,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总会有回报的。不要轻视周围的每一个人,别人一方面不行,但其他方面可能很强,每个人既然活在这个世界上,肯定会有他存在的理由。我们的学习不要局限于一方面,不要把专业看的很重,专业不等于就业,要涉及多方面知识,做一个复合性人才。
有学生说:“遇到这样的老师是一生的幸运”。
郭昭昭语录:
1、有知识没文化
2、愤青就是是愤怒的小青菜。
3、你们大一进来时是一群活蹦乱跳的小猪,四年大学毕业了,我希望你们是一头头健壮的猪,而不是统一火腿肠。
4、是考研还是工作呢?这是个问题吗?有的问题本身就不是个真命题。
5、学问要比口才好,做人要比学问好。
社会影响:
王亚樵的曾外孙,上过央视国际频道《发现之旅之斧影迷途》以及央视十套《重访》关于王亚樵的那期

[1]
节目。论文有:《派系斗争视野下的1935年“刺汪案”》,《文明变迁视野下和谐社会的历史向度与现实观照》,《学衡派思想大厦的立论之基》,《民国思想文化界的一道独特风景——学衡派与新文化派的对抗与对话》、《近现代农村社会"秩序文化"流变的历史考察与思考》、《抗战期间国民参政会中女参政员群体的考察》等。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的郭昭昭老师,对于台湾有相当的研究。在江苏科技大学开设《台湾历史与现状》,效果很好,经常被一些高校,企业请去讲授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