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中期,河海大学开始社会学教学与研究工作,90年代初期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培养社会学方向的研究生,2003年获得社会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3月河海大学社会学系正式挂牌成立,2005年获得社会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且在教育部学位中心颁布的《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2007—2009)》中,社会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10。
河海大学社会学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移民社会学、城乡社会学、项目社会评价、环境社会学、政治社会学。
移民社会学经过多年建设,在国内外研究产生了良好的反响。移民是世界性的难题,大型工程项目涉及的移民问题常常成为制约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对社会事务的重视,移民研究更加重要。河海大学率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移民社会学研究,应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大量库区与安置区田野调查研究、移民安置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移民遗留问题处理、移民监测评估、移民社会保障、移民社会整合、库区与区域经济社会比较、移民社会安全与预警系统等领域的社会学研究。
城乡社会学当代中国正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社会正在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中。伴随这中国社会的转型,有大量的社会学问题需要进行研究,如农村劳动力流动、贫困与发展、农村城市化等。我校教师较早地开展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城市化等领域的研究,承担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在内的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发表了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环境社会学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技术持续进步,与此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环境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发的贫困化、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社会不平等日益加剧。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长远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本方向应用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开展环境问题、特别是水污染问题的实地调查与理论研究,研究环境问题的社会学机理。研究人员承担水环境社会学方面的国家社科基金和省课题社科基金,同时为政府及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机构在华的水土保持、污染治理等发展项目提供社会学决策咨询。有关水污染的社会学研究成果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项目社会评价大型工程项目涉及大量的社会学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成为工程和社会学学科都忽视的边缘地带。我校在国内率先开始了项目社会评价研究,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对项目社会影响、利益相关群体、脆弱人群、少数民族群体等进行分析,提出减少社会影响的策略,给出与项目相关的社会政策设计。这既拓展了社会学研究的领域,也解决了长期困扰项目的一些难题。河海大学在发展项目中的社会学研究等领域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
本学科现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人,在读博士3人。学科带头人施国庆教授为世界移民网络创始人之一、国际非自愿移民学会理事,先后获得水利部优秀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青年科技标兵、江苏省青年科学家提名奖、严恺科技奖等称号。
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主持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及水利部、农业部等部门研究课题50余项,获得省部级成果奖10余项。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在《社会学研究》、“Chinese Sociology & Anthropoloty”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10多篇为《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出版专著、教材10多部。
河海大学社会学学科具有广泛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学术影响,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以及美国、德国、英国、荷兰等国家的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联系。
2004年3月,学校院系调整,根据学科归属原则,成立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负责社会学学科的日常工作。社会学系现有教师10人,教授1人、副教授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6人。另有兼职(访问)教师2人。
社会学系主任:陈阿江博士、教授、博导
社会学系党支部书记:高燕博士、副教授、硕导
社会学系副主任:王毅杰博士、副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