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关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亲属的概念亲属是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我国法律所调整的亲属关系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儿媳和公婆、女婿和岳父母、以及其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如伯、叔、姑、舅、姨、侄子女、甥子女、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等。亲属不等于家庭成员,有亲属关系的人可能分属于多个不同的家庭;家庭成员并不绝对有亲属关系。

亲属关系的分类根据亲属关系发生的原因,可以将亲属分为配偶、血亲和姻亲三类。血亲包括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前者是指出于同一祖先具有血缘联系的亲属;后者是指彼此本无该种血亲应当具有的血缘关系,但法律因其符合一定的条件,确认其与该种血亲具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的亲属,如继父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就是拟制血亲。姻亲是指除配偶外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包括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配偶的血亲的配偶,姻亲之间只有在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才具有权利义务关系。

血亲还可以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前者是指生育自己的和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后者是指彼此间具有间接的血缘联系,除直系血亲以外的亲属。

我国亲属关系图中国主要亲属关系简表

祖祖外外

祖祖

母父父母

││││

└─┬─┘└──┬──┘

┌────┬─┴──┬─────────┐┌────────────┬┴────┐

│││││││

姑姑婶叔伯伯父母舅舅姨姨

丈妈婶父母父亲亲舅妈妈丈

││││││││││││

└┬─┘└─┬┘└─┬┘└───┬───┘└─┬┘└─┬┘

┌┴─┐└─┬──┘┌─────┬──┬┴──────┬─────┐└──┬──┘

││┌┴─┐││┌┴┐││┌─┴─┐

表表堂堂弟弟嫂哥│自│姊姊妹妹││

兄姊兄姊││妻(夫)表表

弟妹弟妹媳弟嫂哥│己│姊夫妹夫兄姊

││││└┬┘│││││弟妹

└┬─┘└┬─┘└─┬─┘└─┬┘└─┬┘

└──┬──┘┌─┴─┐└──┬──┘

┌─┴─┐││┌─┴─┐

││媳儿女女││

侄侄外外

妇子儿婿甥

子女││││甥女

└┬─┘└┬─┘

┌┴─┐┌┴─┐

││││

孙孙外外

子女孙女

亲属关系的重复亲属关系的重复,又称亲属关系的并存,指有亲属关系的两人之间,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亲属关系。这主要因婚姻或法律拟制而形成。如在一些不禁止中表婚的国家(我国1950年《婚姻法》即一般地不禁止中表婚),表兄妹结婚后可同时存在配偶和旁系血亲的关系。又如叔侄间在收养成立后,可同时存在养父母子女和旁系血亲关系。应如何对待这种并存的亲属关系?各国法律无明文规定。传统的亲属法理论认为,在亲属关系并存时,采取“一关系不为另一关系吸收或排斥”的原则,即并存的亲属关系各自独立存在,各保有其固有的效力。如一亲属关系消灭,不影响另一亲属关系的存在。但应该指出的是,当亲属关系并存,互不吸收,各自独立时,其法律的适用采取“从近从重”原则。即同时并存的亲属关系中,适用亲属关系近者、权利义务重者的法律规定,发生该种亲属的效力;同时停止亲属关系远者、权利义务轻者的亲属效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