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粘蛋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0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血清粘蛋白(SM)介绍:粘蛋白是一种由粘多糖和蛋白质结合的复合蛋白,测定血清粘蛋白对肝肾疾病的诊断和某些疾病的动态观察,病程转归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血清粘蛋白(SM)正常值:以蛋白计: 710~870mg/L (71~87mg/dl)。以酪氨酸计:33.8±2.7mg/L (3.38±0.27mg/dl)。

血清粘蛋白(SM)临床意义:(1)升高:急慢性炎症(如结核,肺炎,胸膜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恶性肿瘤(尤其是女性生殖性器肿瘤),结缔组织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阻塞性黄疸,糖尿病,肝癌等,也可见于烧伤以及妊娠等。(2))降低:肝实质性病变(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细胞性黄疸,肝硬化),肾病综合征,垂体及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内脏退化,血管退化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