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履历】1978-1982: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力学专业毕业。
1982-1986: 在703研究所主要从事有限元分析方法及在结构上的应用工作。
1986-1989: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
1989-1993: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建筑工程研究室从事建筑工程房屋结构抗震的研究工作,93年破格晋升副研究员。
1993-1997: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生命线工程研究室任副主任,从事基础设施结构抗震的研究工作,97年选入中国地震局“跨世纪科技人才”第 一层次人选,并被评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7-1998: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研计划处副处长,从事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98年晋升为研究员。
1998-2000: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科技开发处处长,从事科研项目的开发和管理工作。
2000年-2010: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任副所长。
2010年3月至今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所长。
1996-2001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2002年: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后。
【成就及荣誉】2001年被评选为中国地震局百名科技人才第一批人选。
2004年被评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防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
兼任:兼任联合国城市灾害评估专家组成员(Member of UNDAC).中国振动测试委员会理事.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黑龙江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救援队兼职专家.中国建筑学会振动委员会委员.救援基地建设首席科学家.若干城市震害预测和防御对策研究首席科学家.哈尔滨防灾中心主任【学术研究】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工程力学)
研究方向:参加工作二十余年来一直在工程力学和防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领域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工程力学、地震工程、震害防御、灾害损失评估及灾害紧急救援等。【成果论著】在理论研究方面:用有限元耦合叠代解决了不同结构组合中的间隙配合及结构预紧问题;用变截面扭转振动的半解析方法解决了不规则截面结构扭转的针对求解问题;在国内首次进行了大型核电设备在地震模拟振动台的试验与分析研究,解决了振动试验方法和计算机模拟的问题;编制地震现场安全鉴定国家规范并研制了专家系统,解决了我国地震应急工作中所出现的关键问题;利用有限条法优化了建筑结构中不规则截面振动及静力分析的方法。在应用技术领域:95’国家科技公关项目中是国家地震局95-05项目的一级项目负责人之一,项目的总经费1000万;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科学自然基金、地震联合基金项目4项;十五’任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灾害救援基地建设”项目首席科学家的第一位,项目经费2亿3千万;“若干城市震害预测与防震减灾对策研究”首席科学家第二,经费1800万等。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出版著作2部及国家规范一部。其代表作“钢结构烟囱风荷栽作用下的静、动力分析”(大亚湾核电站)一文被收录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全",并作为国家烟囱规范修订参考文献。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共六项,其中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培养毕业硕士3人,协助培养毕业博士2人,现指导博士2人。【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Member of UNDAC和中国国际救援队专家,多次带队赴新加坡、印度、瑞士等国进行国际救援技术演练和参加联合国及多国灾害现场评估、演练。曾多次赴日本、美国、伊朗、澳大利亚、新西兰、香港、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与震害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