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实践设施成熟度框架,是在多年综合实践基地规划、创建、运营的基础上,形成的标准规范体系,本模型系统化约束了综合实践活动场所的场地、管理、餐饮、住宿、运营、推广等各个方面。
从综合实践基础设施的评价对象来看,框架分为3个子模型,其中包含1个主标准:基地主标准,包含两个附加标准营地辅标准和驻地辅标准。
通过对实际实践设施的考核定义,综合实践基础设施根据具体实际能力水平,成熟度模型分为5级,包括:Z1初始级、Z2项目级、Z3持续级、Z4评价级、Z5产品级。
Z1初始级在初始级水平上,对实践活动的目标与要做的工作已经比较清晰。实践活动的目标得以实现。因此,任务是完成了。但是由于任务的完成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基地无法保证在实施同类实践活动的时候仍然能够完成任务。基地在本水平级的实践活动实施对实施人员有很大的依赖性。
Z2项目级在项目级水平上,基地在实践活动实施上能够遵守既定的计划与流程,有资源准备,权责到人,对相关的活动实施人员有相应的培训,对整个流程有监测与控制,并与上级单位对实践活动与流程进行审查。基地在项目级水平上体现了对实践活动的一系列的管理程序。这一系列的管理手段排除了实践活动在初始级时完成任务的随机性,保证了基地内的所有实践活动实施都会得到成功。
Z3持续级在持续级水平上,基地不仅仅能够对实践活动的实施有一整套的管理措施,并保障实践活动的完成;而且,基地能够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以及自己的标准流程,将这套管理体系与流程予以制度化。这样,基地不仅能够在同类的实践活动上得到成功的实施,在不同类的实践活动上一样能够得到成功的实施。科学的管理成为基地的一种文化,基地的组织财富。
Z4评价级在评价级水平上,基地的综合实践活动管理不仅仅形成了一种制度,而且要实现数字化的管理和评价。对管理流程要做到量化与数字化。通过量化技术来实现流程的稳定性,实现管理的精度,降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在质量上的波动。
Z5产品级在产品级水平上,基地的综合实践活动管理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基地不仅能够通过信息手段与数字数手段来实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而且能够充分利用信息资料,对基地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予以预防。能够主动地改善流程,运用新技术,实现流程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