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车营是中国古代的战车部队,最早出现于明代,是抗倭名将俞大猷最先提出,并创建. 在俞大猷被调到山西大同,要他领军对付蒙古军队。他发现明王朝二百多年来,北方不得安宁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打击蒙古骑兵的手段。他从研究古代兵法中发现,战车是对付骑兵的有效武器,于是建立了车营。

车营是由古代战车组成的陆战部队. 俞大猷曾在大同地区的安银堡,用一百辆战车和三千步、骑兵,打败了蒙古十余万骑兵。

后来,戚继光调守蓟镇担任北京防卫军统兵,他认真研究了俞大酞建立的车营,认为车营有五大好处:“凡攻战用之环卫,一则可以束部伍,一则可以代甲胄,虏马拥众,无计可逼,此车之堪用一也。行则为阵,止则为营,以车为正,以马为奇,进可以战,退可以守,此车之堪用二也”,等等。

于是,戚继光建立了七个车营,每营装备有重车、轻车。车两头设有长辕,两头皆可驾马,可进可退。

重车每辆装火炮两门,配备二十名士兵,其中正兵十名,两名管马,六名管炮,一名车长,一名舵手。另十名为骑兵,其中鸟铣手兼长刀手四名,两名为藤牌手,两名为鎲把手,队长、火兵各一名。

轻车配备十名士兵。每营兵车一百二十八辆,官兵三千一百零九名。

明史资料中一样记载,明末令清军闻风丧胆的袁崇焕,同样用车营有效打击战斗力极强的清军骑兵。

(施鹤群)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