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西魏恭帝二年(公元555年),分郫县南境和江原县东境,置温江县,属益州蜀郡。北周(公元557至581年)时,温江县属益州总管府蜀郡。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省温江入郫县。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复置万春县,属益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复改万春县名为温江县,属剑南道益州。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益州为蜀郡,温江县属剑南道蜀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分剑南道为东、西二节度,改蜀郡为成都府,温江县属剑南道西川成都府。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郡为州,温江县属剑南道西川益州成都府。

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温江县属西川路益州。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将西川路、峡西路合并为川峡路。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分川峡路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总称四川路。嘉祐 四年(公元1059年)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后又恢复成都府剑南西川节度,温江县属成都府路成都府剑南西川节度。

元统一中国后,温江县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成都路直辖录事司。

明初,仍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为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温江县属四川布政使司成都府。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改置为四川省。温江县属四川省成绵龙茂道成都府。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成绵龙茂道改名川西道,温江县属四川省川西道成都府。

民国2年,温江县属四川省西川道。以后,军阀割据,形成“防区制”。民国24年,国民党入川主政,实行行政督察区制,温江县属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区,并为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治地。

1950年,温江县属川西行署温江行政区,为温江行政区专员公署治地。1952年,撤销川西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温江县属四川省温江专区(1968年改为温江地区)。至1979年仍为温江地区行政公署治地。1959年3月至4月,曾一度将温江县并入崇庆县,为时仅月余即分出复置。1983年3月,撤销温江地区,同年7月,温江县隶属成都市。2002年4月14日,温江撤县设立成都市温江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