陂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陂陁

pō tuó

亦作“ 陂阤 ”。亦作“ 陂陀 ”。 1.阶陛。《楚辞·招魂》:“文异豹饰,侍陂陀些。” 王逸 注:“陂陁,长陛也。言侍从之人,皆衣虎豹之文,异采之饰,侍君堂隅,卫阶陛也……陁,一作陀。” 洪兴祖 补注:“陂,音颇。陀,音駞。不平也。《文选》陂,音波。”《文选》作“陂陀”。

2.倾斜不平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登陂阤之长阪兮,坌入曾宫之嵯嶬。” 司马贞 索隐:“登陂陁。陂音普何反。陁音徒何反。” 唐 李华 《含元殿赋》:“靡迆 秦 山,陂陀 汉 陵。” 明 张羽 《清口》诗:“陂陀陇亩间,一二羸老翁。” 茅盾 《虹》一:“依旧是两岸高崖,只不过没有先前的那样峭拔,稍微呈现了陂陁的形态。”

3.(云层)参差峥嵘貌。 唐 温庭筠 《七夕》诗:“弯桥销尽奈愁何,天气骀荡云陂陀。”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