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归类鞍山话属于东北官话——沈吉片——通溪小片,虽然从大体上来看都是东北话,但实际上鞍山话听起来不论是声调还是词汇都挺有特点,跟以往我们所听到的东北话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

发音技巧鞍山本地人要想说出标准的流利的普通话是很成问题的
一是习惯性的方言很局限,发音很拐,不拐不得劲
二是词汇很固定,无法用普及型的词汇去代替
三是平翘音不分,比如说:四十四(sì shí sì)就必定是念成(shì shí shì),即使是再慎重点地想用标准重复也还是如此,他们自己觉得自己发音是很准的,还喜欢纠正别人,或者强调发音,比如:老师(lǎo shī),鞍山话就得说:lóo shì。还有就是比如:思想,你咋这思想呢?在这里思想一般就会说成:shì xiǎng、sì xiǎng。可是鞍山人都知道有个思思什么的,就固定会说成:shī shī、shī shì
反正外地人轻易不要学说鞍山话很容易四不象的不是发音就是语言习惯,再就是组词组句你无法很随心所欲地表达出来,通常能听懂鞍山话就行了,要不想学说鞍山话会让人觉得很难听的,而且会更加暴露出来你是外地人的思想,哪怕你是海城人都一样,尤其是岫岩的,或者台安的,反正你在哪就说哪话就行,鞍山人一般对非鞍山话不是特别有鉴别能力,只是比较能听出来是沈阳还是大连等东北话,再其他几乎都叫蛮子
至于鞍山话和普通话之间其实有着许多潜移默化的关系的,这方面有着鞍山人天然的巧妙与机警的自然化解,就比如说:
鞍山话:出去,把革囊倒了。(chú qù,bǒ gè nǒng dào liǎo)
如果你想说普通话,假如说成标准音:chū qù,bǒ gē nǒng dào le
就觉得很不好听,很没意思,都不如说成这样:出去时候,把垃圾带出去
因此可知,革囊是在革囊桶里的,反正也不必真的是桶,但反正是知道出去倒了还得把工具给带回来的。然后说把垃圾带出去,那么就是顺便扔了的意思
以丝字而论
普通话的发音是气流从牙缝里丝出去的
鞍山话其实也是分平翘音的,只是属于鞍山平翘音
比如鞍山人说丝字,不是从牙缝里发出去的音,也不是师字的正确翘舌音,反正要这么发音也行。可是鞍
山人说丝字,舌头放得也很平,只是正确的是把舌尖完全放松放平,舌尖在下齿的上面,一咧嘴就丝出来了
可是鞍山音舌尖是在上齿的附近一撮嘴近师字音就发出来了。而真正的师字才是翘舌,稍微有点卷舌的。可是鞍山话里的师字呢?它也是翘舌音,可是它卷的不是舌尖,而是舌两边。因此鞍山话平翘音虽然听起来很模糊,可是事实上鞍山话的平翘音在于自己是区分很明显的。
我为什么要用丝字和师字来阐述呢?
其实鞍山人就醉爱用这俩字来说明鞍山话的发音,也因为它最具有代表性。虽然上面2楼说的是丝字和师字的发音,但其实它不是单独发出来的,是需要后面的字字连起来表现出来的,比如:
丝字,标准音是:sī zì 鞍山普通话是:shī zhì 鞍山方言是:shǐ zhì
师字,标准音是:shī zì 鞍山普通话是:shī zhì 鞍山方言是:shǐ shì
虽然我说的很简单很清楚,但仅仅用拼音还是不能最标准低体现的。只能说真正的熟悉鞍山熟悉鞍山话才能实质性地理解其中的奥妙
所以,轻易不要去似是而非地去私自模仿鞍山话,会让鞍山人觉得很怪异很难听的觉得很不地道,让人不觉得是鞍山话,尽管你自己不这么认为,你可能还觉得自己发音很标准呢,学的很像呢,其实不像。鞍山话和周边地区哪怕紧挨着,那发音都千差万别,很轻易就辨别出来了
词汇咯愣:即所谓的普通话"垃圾".
金溜子:即"戒指". 现在已很少使用.
各应: 即"恶心,烦人".eg:地震这形给的真个应^^.
哇地哇: 即"暂停". 小时候玩游戏暂时休息时要喊的^^.
竟港六垂:即"石头剪子布".
能(读音为三声)剩: 即"上脸,装X" .eg:这孩子怎么老这么能剩腻?
马路牙子: 即"马路边".
秃卢皮: 即"破皮". eg:昨天把胳膊摔秃卢皮了.
波凌盖: 即"膝盖".
卡棱子: 即"傻子".埋汰人的说法.
噶哈: 即"干什么". 现在网络上已经流行^^
撒冷儿地;麻溜地: 即"快点的".eg:赶紧撒冷儿地把地扫了!
玩儿另: 即"玩意".eg:这是啥玩儿另啊?
噶瘩: 即"地方"或"小块儿".eg:你在那噶瘩干什么腻?
eg:给我一噶瘩纸记下电话号!
伶仃: 即"偶尔,突然". eg:你伶仃这么一说我还真想不起来了!
边儿lǎ: 即"角落". eg:去,烦你,一边lǎ呆着去!
噶几窝: 即"胳肢窝".
虎拢: 即"骗人,玩弄"的意思.与"糊弄"不同.
拥捂啥: 即"因为什么".eg:拥捂啥又不跟我好了啊?
蔫波灯儿地,袅儿悄儿地: 即"悄悄地".
竟耳: 即"故意".eg: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竟yier踩我脚袄?
连昂: 即"马上,立刻".eg:看见他我连昂er跑了!
鼻定噶: 即"鼻屎".OTL ...
条类: 即"欺骗". eg:为什么这点事你都条类我?
造: 即“吃”.形容吃的狼狈.eg:可劲造.
外屋地: 即"厨房".
妾儿:客人
没屁咯愣嗓子眼:即没话找话说。
急眼:怒了
迂拙:舒服,得劲
上该:上街
你脚子腻?:你觉得呢
你卡啊:你傻啊
耍噶了卡(4声):小女孩的一种游戏
脑瓜子:脑袋!
不巴瞎:不骗人
不理户:没在意
借光:让路
新(二声)思:合计
季咯浪:就是嘟囔例如“你别缟那季咯浪,季咯浪地,烦吟腻(烦人呢)
提另格:单独拿出来
楞子-形容人不怎么正常
丫蛋儿:女孩儿
白不次咧:指白的过分了
小憋犊子:可以是骂人,也可以是爱称
小兔崽子:同上.
低喽郎当/低喽甩挂:指下垂的东西
蛤蟆古豆:指坏心眼子.
小个球子:指人的个子矮小.
铼(3声)大悬儿/掉屁儿:指说谎
滚刀肉:指那种很哏的人
瞎bi疵疵:胡说八道
卖呆儿:看热闹
多(二声)前儿:什么时候
沙比楞地:快点
刺挠:痒痒
掉链子:丢人
消你:打你
整事儿:制造事端
牙碜:即不干净,多指海鲜,有时候也指人
骚红红滴:难闻
鸡夹儿:意思就是角落
瘟灾子:倒霉蛋
浮头:指表面,“这汤浮头上漂的啥?都捞出去!”
胰子,就是肥皂
吃(二声)饭,知(二声)道。还有一般别的城市的叫女孩都叫姑娘,鞍山的都叫丫蛋儿
滑刺溜:东西滑手不好拿
学(xiao二声)习!
老鼻子了:就是老多了!
善白白的:尴尬,不知好歹
罗锅八翘:指某人面貌长得不是型
可了八参:同上
雄噻(sai 3声)样: 贬人状态或相貌拿不出手
你说这扯不扯地:反问句,指事情不靠谱
扁了沟:一种昆虫,即螳螂
奶个:哪个
奈个:那个
才刚儿:刚才
戈:在。 eg.你戈这快儿六噶哈腻?
块儿六:地方,位置。 eg.你把手纸放乃块儿六了?
荡害:耽误。eg.你戈这快二儿六真是太荡害了!
翔户:嫌弃。 eg.不要翔户他埋汰!
干仗: 打架。 eg.嘿,那边有人干仗呢!
吭呲瘪肚:费劲儿。 eg. 一答题就吭呲瘪肚的。
大吆母:大概。 eg.弄大吆母就行了,别那么认真。
卖呆儿:看热闹 eg.老太太天天在这卖呆儿。
归拢:整理的意思。 eg.你去把屋里归拢归拢。
闷头儿:疖子。eg.今天身上长个闷头儿。
有钢儿:有种。 eg. 这哥们挺钢儿!
这是我“铁子”, 铁子的意思:最好的朋友
耳雷子:耳光。eg.再不听话我给你个大耳雷子!
整个浪儿:整个。 eg.你整个浪(1声)儿一个白痴,
半喇儿:半个
冰果:雪糕,批注:别的地方人都叫雪糕,就鞍山人叫冰果!
乖/卡:摔倒。 eg.下雪路滑别乖/卡了~
错所(厕所)
干活把袄袖子 陆(1声)(挽)起来~
五五喳喳地:手舞足蹈?恩,不太准
极力拐弯地:道路崎岖。
稀里光当地:不稠。
二扯扯(2声)地:傻。
离了歪斜地:歪。
整不死你:折磨死你。
瞎渠渠地:眼神不好。
卡B糊糊地:傻。
半吧颤子:不彻底。
恶埋汰:极脏。
远点衫子:滚。
羊死不拉活地:没精神。
猴亲儿:淘气。
眼疵疵:眼屎。
大嘴巴子:耳光。
一顿(3声):一起。
固东:坏。
后(1声)死了:咸死了。
后恩江:后背。
来(3声)开:撕开。
所有“子”都是翘舌:儿子,桌子,凳子,傻子......
死哏哏(2声)地:性格硬,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