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推移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随时推移法,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展示自然景物的写作方法。自然景物的变化与时间的推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人们在描写景物时,常以时间的推移为依据;反之,也常以景物变迁表现时间的推移。

随时推移法常用于游记、风物记、文艺散文、记叙文等。其作用有三点:一是有次序地展开景物画卷,避免杂乱。二是形象地表明时间进程。三是赋景物以变化的美。

例如,方纪的《三峡之秋》(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自读课本第二册《在希望的田野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写了三峡早晨的明丽,中午的热烈,黄昏的青雾,夜晚的渔火灯标、山高月小,表现了三峡秋天多姿的状貌及秋之美。

运用随时推移法要注意:一、不同的时间段景物既有联系,又有变化。如,山不变,而四时之景在变。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互为依存,不可分割。二、景物要写出时间特征。三、选择能准确提示时间的景物。四、灵活掌握推移的时序。不必都是自然的顺序,有时为了强调对比,可以把夏景与冬景、午景与晚景、烈日与暴雨等比较着写。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