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脂质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黏脂质症为一群先天代谢异常的溶小体储积症,患者因酵素的缺乏,造成体内细胞无法顺利代谢一种称为黏脂质(mucolipids)的脂质复合物,而在细胞中堆积,进而造成器官的损伤。

黏脂质症-病因学

黏脂质症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当多样化,症状可能在患者一出生、幼年期或甚至到了成人期才表现出来,早期症状常为视觉障碍及发展上的迟缓,随病程进展,进而表现出骨骼异常及其它器官系统上的病变。

目前已知有四种分型,各是由于不同位置上的基因缺陷及酵素缺乏所致,其中已知黏脂质症第四型(ML IV)在犹太裔族群中的发生率高于其它种族,在目前确诊的ML IV患者中,多数为阿胥肯那斯犹太人(Ashkenazi Jews),据估其带因率约为1/100。

黏脂质症-发生率

此症在世界各地的发生都相当罕见,目前我国的发生情形尚不明确。 此症第四型(NL IV)在胥肯那斯犹太人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其带因率约为1/100。

[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