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嚼龙(属名:Angulomastacator)是鸭嘴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
目前只有发现一个标本。正模标本(TMM 43681–1)是一个部分左上颌骨。这块上颌骨的前端往下弯曲,高达45度角,上面的齿列也跟者弯曲,与其他近亲不同。由于上颌骨的独有特征,研究人员提出阿古哈组的恐龙已发展出地方特殊性。化石发现于美国德州大弯曲国家公园的阿古哈组(Aguja Formation)的上层,该地层的上方紧邻 Javelina地层。研究人员根据相同年代的火成岩,认为该处的地质年代为白垩纪晚期(森诺曼阶),约7,690万前。由于化石发现处是个页岩层,并发现零碎的植物、动物、贝类化石,该地点被认为是个小型河道的沉积层。
弯嚼龙被归类于赖氏龙亚科,它们是一群缺乏中空头冠的鸭嘴龙类恐龙。模式种是达氏弯嚼龙(A. daviesi),是在2009年被叙述、命名。属名意为“弯曲的咀嚼者”,意指上颌的弯曲形状,也意指化石发现处的大弯曲国家公园。种名则是纪念Kyle L. Davies,他最早在1983年于阿古哈组发现赖氏龙亚科化石
。
如同其他鸭嘴龙科恐龙,糙齿龙是种大型、草食性恐龙,可采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嘴部有多排可持续生长、替换的牙齿。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
蜥形纲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Ornithischia
下目:
鸟脚下目 Ornithopoda
科:
鸭嘴龙科 Hadrosauridae
亚科:
赖氏龙亚科 Lambeosaurinae
属:
弯嚼龙属Angulomastacator
Wagner & Lehman, 2009
种达氏弯嚼龙 A. daviesiWagner & Lehman, 2009 (模式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