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

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副院长)谭刚

[1]

谭刚,男,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员,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深圳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副院长、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城市规划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第十届政协委员、深圳市第四、五届政协常委。

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城市经济和房地产经济。主持多项课题调研,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出版多部著述。侧重分析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重大现实经济问题,重点研究经济特区与港澳台及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合作,参与多项决策咨询、评审工作。

近年主持开展的重点研究课题有:特区创新与发展、深港经济合作目标模式、深港都会建设与大珠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深港河套地区发展、责任政府与政府创新、基于先行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路径与对策、城中村改造中的产业问题、房地产周期波动等。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谭刚(1971一),汉族,男,硕士生导师,四川自贡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经济史。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

2005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华民国史、中国近代经济史。已在《中国经济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历史档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西南师范大学学报》、《长白学刊》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和书评近20篇,参编教材一部,参予承担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一项,目前正主持一项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研究。

代表性学术论文:

1、《陇海铁路与陕西城镇的兴衰(1932-1945)》,《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1期,约1.5万字。

2、《抗战时期人口迁移及对西部开发影响的全景展示——评张根福著〈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兼论对西部开发的影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4期,约1万字。

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交通立法与交通管理》,《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3期,约1.7万字。

4、《重庆大轰炸中的难民救济(1938-1943)》》,《西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约1.2万字。

5、《抗战时期大后方内河航运建设》,《抗日战争研究》2005年第2期,约1.2万字。

6、《抗战时期西部公路建设》,《历史档案》2007年第1期,约1.2万字。

7、《驼峰航线与美国对华援助》,《长白学刊》2007年第2期,约0.6万字

8、《清末民初川江轮船运输业的兴起与济楚川盐运输近代化》,《盐业史研究》2006年第2期,约1万字。

9、《抗战时期西部航空运输业建设》,《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约1.2万字。

10、《1927-1937年知识分子的“移民开发西北”观》,《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2005年,约1.5万字。

主讲课程:

1、《中国近代史》必修(本科生)

2、《中国近代经济史》选修(本科生)

3、《中国现代化进程》选修(本科生)

4、《抗日战争研究》选修(研究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