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里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亨里村位于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下白石镇,东临白马河,南与白招村毗邻,北接下白石村,距镇区约2.5公里,石甫公路从村前贯穿而过,下辖林降头、坑里垅、龙港新村、

后岐村、亨里等5个自然村,全村146户,总人口650人,是纯畲族村。水田面积220亩,农地面积200亩,山地面积600亩,林地面积800亩,池塘养殖面积200亩,人均耕地0.65亩。

亨里村于清朝雍正年间由宁德市七都迁居于此,先前曾有过何、翁、李姓家族在此定居,故历史上亨里又称“何翁李村”,亨里旧村村前有一棵约八百多年的古榕,古榕树根延伸又长出一棵小榕,村民称之为“母子榕”,据老一辈人介绍,该榕树是最先前来亨里定居的何姓族人作为镇村的“风水树”而栽下的。这棵古榕成为亨里村一个独特的亮点,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亨里人沿续着祖先传承的独特畲族方言和畲族对歌,每逢喜庆,男女歌手都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用独特的畲族话,用嘹亮的歌喉对唱畲族山歌,充分体现了畲族文化的传承。

1999年,亨里村启动了少数民族造福工程搬迁工程,亨里村从此走出深山,与汉族兄弟连成一体,从此改变了有史以来封闭的生活和恶劣的环境,融入社会大家庭之中。1982年,亨里村建起了一座占地面积500平方,建筑面积320平方二层混合结构“亨里民族小学”,配备教师6名,学生数达1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80%。村里现有一所村级医疗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问题,水、电、路以及闭路电视网络等基层设施建设基本完善,通讯设施普及每家每户,全村有60%以上家庭安装了固定电话,99%的村民都配用了手机。

随着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亨里村现已形成农、林、牧、副、工、渔多门路、多种类的生产、就业,依托海军4807工厂,现有在工厂务工人员达150多人,水产养殖200亩,从业人员30人,从事其他行业人员达150多人。由于就业门路的拓宽,走出了单一传统的田园,村民家庭经济收入显著增加,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500元。[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