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野古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中文名滇西野古草(拟)

学名Arundinella khaseanaNees ex Steud.

科学分类(恩格勒系统,1964)[1][2]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禾本目(Graminales)

须叶藤亚目(Flagellariineae)

禾本科(Gramineae)

野古草属(Arundinella)

附注该种为我国分布新记录。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秆较粗壮,高90-180厘米,径3-4毫米,花序以下被毛至无毛,节上密被短柔毛。叶鞘硬厚,基部者常宿存包裹秆之基部形成直径达1.5厘米的假茎,外面密被短柔毛至无毛;叶舌干膜质,上缘平齐,鞘口着生白柔毛;叶片线形,质硬,长15-30厘米,宽5-8毫米,中脉显著,两面无毛或被毛;边缘粗糙或被硬毛。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长18-35厘米,主轴及分枝具棱,粗糙或被纤毛;花序分枝长2.5-10厘米,斜展;小穗长卵形,长6-8毫米,密被白色硬疣毛;孪生小穗柄分别长约1毫米及3毫米,粗壮,有时顶端具数枚刺毛;颖近等长,具5脉;第一小花雄性,长5-6毫米,外稃具5脉;第二小花长3-4毫米,外稃质硬,背面具短硬毛,顶端肩部各具1刺毛,其长约1毫米;芒宿存,自外稃背部约2/3处伸出,芒柱淡褐色,长1-2毫米,芒针长3-4毫米,基盘毛长约1毫米,约为稃体的1/3-1/4。[1]

生态环境常生于潮湿的牧场,草地; 海拔600-1500米。[3]

地理分布产于云南西部。印度、缅甸也有分布。[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