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维克提出了松散结合系统理论(Loosely Coupled Systems),他认为学校组织成员之间相互联系却又彼此保持独立,他如此阐释 “The principal and the counselor are somehow attached, but that each retains some identity and separateness and that their attachment may be circumscribed, infrequent, weak in its mutual affects, unimportant, and/or slow to respond. ” 。
这样的组织教师彼此间、教师与行政人员间以及师生间,在教学、行政与学习的事务上均有极高的自主性。 有的学者将此理论译为“松散耦合理论”也是相当贴切的,藕断丝连是对此种组织构架的最好诠释。学校不同于企业,行政人员和教职工之间不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教师与其他工人阶层也有区别。教师是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具有较强的科学文化素养,教师的组织能力和判断能力都不容小觑,教师和行政人员之间如果仅以行政关系维系是很保持学校组织的稳定性的,可能造成严重的组织机构“梗塞”,组织运转也可能失灵。所以,他们保持着彼此的相对独立,尤其是人格上的独立,学校政令的下达,往往要顾及到教师的感受,也要普遍征求教师的意见。而学生和学校的关系,也不仅仅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教育关系千家万户,教育也不是单纯的私有产品或公共产品,学生和学校组织各个功能环节有着微妙的关系,这种关系更多的是由情感和道德维系,市场化或行政化的界定是很牵强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学校组织结构具备很典型的松散耦合特征。
各级学校中,大学的这种特征最为明显,“大学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 ,诸如学院、 学部、 学系、 讲座、 研究所或中心 ,以及从事高深学问的教学与研究的教授、专家、 学者 ,在组织的运行过程中各自保持一种独立自主、 低度联结的工作状态或组合方式 ,以致整个大学组织就像一个拥有各种知识群体的控股公司。”较之科层制学校组织结构,松散结合的组织缺陷也很不一样,正是由于松散结合组织的“耦合”特征,导致此类组织的效率很难保证,成员之间也时有扯皮推诿发生,如今的教育改革不易成功也往往与教师的抵触有关。即使教师虽令不从,也很难对其兴师问罪,这是一件极其头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