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头蜈蚣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据《昌国典咏》记载:磨心岭土人种蜈蚣以为田,供药肆之采用,则此物由来已久,但今未闻有种者。

磨心岭在浙江岱山境内,因盛产药用蜈蚣而出名,当地人以经营药用蜈蚣为业,并对药用蜈蚣的适宜栖息地加以管理,种群给予保护,使之繁殖或改善生长环境补充食物等方式进行繁养,采收后卖给药商获取报酬,以为生计,可见在我国古代就有人从事药用蜈蚣养殖。

蜈蚣,性温,味辛,有毒。具有息风镇痛,攻毒散结,息经止痛等功能。主治半身不遂、破伤、骨结核、瘰疠、毒蛇咬伤、小儿惊风、中风等症。近代研究表明,蜈蚣主要成分为组织胺、溶血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脂肪胺及胆甾醇,此外尚含橙色素及淡蓝绿色素等。蜈蚣毒素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原溶血作用,具有烟碱--阻乙酰胆碱样性质溶血作用,能使小白鼠精原细胞发生坏死、消失,说明对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近年用于消化系统肿瘤癌症具有较好的疗效。蜈蚣也是“蛇药片”、“拔毒膏”、“散风活络丸”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由此可见蜈蚣是动物性药材中不可缺少的。

饲养:

一、一般可用盆、池、网饲养

1.盆养:适于初养者,便于观察。选择干净、内壁光滑的陶瓷或塑料盆,高度须在30厘米以上。盆内铺砂粒,放进瓦片供蜈蚣栖息繁殖。盆上加盖,以防天敌入侵和蜈蚣外逃。

2.池养:适于住房宽绰,大量饲养者。一般建长1.5米、宽1米、高0.5米的标准池。池内铺土10厘米,内壁上沿嵌玻璃或其它光滑材料,以防外逃。池内放瓦片,供栖息繁殖。

3.网养:为全封闭笼养式。通风好,便于观察,防外逃,特别适合饲养幼虫。一般为1.5米×1.5米×1.5米,前边做上1米长拉链,便于喂饲管理。放上土或砂料及瓦片供蜈蚣栖息。

二、饲养管理

1.投种:一年四季均可引种,但以3~6月和8~10月引种为佳。一般每平方米引种蜈蚣300~500条、幼蜈蚣1000~1500条为宜。雌雄比例3:1。

2.分期饲养。气温升至25℃以上时,进入交配繁殖期,此时特别要注意安静,不要让强光、强声干扰怀孕雌虫,可将雄虫挑出待雌虫产后再放入混养。将雌虫挑出放入产仔瓶内单独饲养,可大大提高产仔成活率。

3.饲料投喂。为了利于速生繁殖,应以精饲料为主。虫类与蜈蚣混养可作为蜈蚣的天然饵料。以黄粉虫、幼土元为主食,每天投食一次;以全脂奶粉加配合添加剂为辅助饲料,增加营养,促使迅速发育成长。投食同时要放入饮水盘,并保持清洁。

4.恒温养殖:四季恒温是速生蜈蚣的必备条件。恒温饲养年可产仔3~4次,一般9个月即可长成。加温养殖时特别注意空气要清新,温度不可过高过低,应保持在20℃~28℃之间。

三、病害防治

金头蜈蚣抗病力强,一般不得病。但如果饲养不得法也会使蜈蚣患病,不能掉以轻心。

1.绿霉病。多因空气过于潮湿,食霉变食物而致。表现腹下黑点、食欲减退、行动呆滞。防治办法:(1)喂活食;(2)调节温湿度;(3)对发病的用青霉素0.25克加水1公斤喷雾消毒或加水饮用。

2.腹胀病。因多食及低温而致。表现腹部胀大,行动迟缓。用食母生<BR>片1克加奶水500克拌均,让其吸吮,提高温度即可。

3.流产。孕蜈蚣多因干扰、翻动、噪杂异物直接刺激所致。应保持此处安静,不可经常翻动。

四、采集加工

将蜈蚣集中于盆内,用温水烫死,避免过高温度水浇烫,用稍长于蜈蚣的竹签撑于头尾,烘干或阴干即可出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