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书 名: 做好人会成功
作者:史黛芬·艾因霍恩 译者:钟慧元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0年04月
ISBN: 9787801036452
开本: 16开
定价: 26.00 元
作者简介史戴芬·艾因霍恩(Stefan Einhorn),瑞典人,医学博士,著名医生、教授和作家。1999年以来,他一直在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担任分子肿瘤学教授,同时担任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一名高级医师和该院道德委员会主席。除此之外,他还是瑞典作家联盟的成员。
他撰写了医药、宗教以及哲学等科普类的读物,还包括一些文学作品,在西方影响很大。2005年,《做好人会成功》(The Art of Being Kind)一书得以出版,先后被翻译成16种语言,销量已超过300万册。其他作品有《隐蔽的上帝》(The Concealed God)、《第七天》(The Seventh Day)等十余部。
内容简介《做好人会成功》“好人”总会被认为是有点软弱,或不敢提反对意见的人。难道做好人只会沦为别人向上爬的踏脚石,只会令自己吃亏?瑞典的史戴芬?艾因霍恩教授在这本风靡全球的畅销书《做好人会成功》中告诉我们:与人为善才是成功的秘诀!艾因霍恩是瑞典著名的医学教授,长期教授职业道德和领袖能力的培训课程。他以科学家的身份,通过心理学等研究方式说明:善待他人对事业大有帮助,因为慷慨良善的人不会被他人视为威胁,能建立积极、长远、稳固的人际关系,彼此就会放下敌意、好好合作,结果人人得益。
本书打破了成功只能从金钱、利益方面出发的观点,为人们指明了前进的坦途。
媒体评论某些人反思不足,缺乏同理心,但是,他们可以学习,不仅提高自己,而且回报他人,那么就可以克服这些缺陷,最后达到成功。
——美国《出版商周刊》
难道做好人真的会沦为别人向上爬的踏脚石,妇人之仁只会令自己吃亏?善待他人对事业大有帮助,因为慷慨良善的人不会被他人视为威胁,彼此就会放下敌意好好合作,结果人人得益。
——香港《文汇报》
所有的小聪明,一切为人处世的技巧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应该该有良知良能,首先做一个好人。
——著名评论人、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
编辑推荐面对道德两难怎么办?没办法说不、伪装善良、行为愚蠢等都是假好人的标签!如何具备良好的判断力?化解冲突才会赢!必要时违反常规去做正确的事。关心他人可提升自己。我如何待人,别人就会如何待我。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成功!
风靡全球的好人成功学,16种语言畅销1000万册。
瑞典著名教授、职业道德和领袖能力培训大师艾因霍恩将西方“人”与东方“仁”完美结合,告诉我们:赢得大人脉的艺术。
本书打破了成功只能从金钱、利益方面出发的观点,为人们指明了前进的坦途。[1]
图书目录序做好人,做最长远的赢家
像“好人”还有“善良”这样的词语,为什么会带着负面意义呢?我们对“好人”的看法必须在观念上来一次大革命。
一个“好人”,意识里总记得要持续关怀他人。就我看来,这似乎是一种好得不得了的特质。
做好人也不是没有骨气,不是让旁人剥削你,更不是自愿去做一些违背自己天性的事情。
1 人人都面临两难选择
规矩与原则的存在是为了让人遵守,但有时我们也会发现,自己陷入了那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境地。往往是,我们选择了一个既对且错的办法,摒弃了另一个既对且错的办法。
道德里的做人学问 013
面对道德两难 016
解决两难问题的5种工具 020
(1)道德和法律:指导着我们的行为
(2)理性:让我们进行分析,避免制造伤害
(3)良知:内在的指南针,明辨善恶
(4)同理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5)身边的人:聆听他们的忠告和意见
2 假好人的罪与罚
我们常常利用做好人作为借口,掩饰一些消极甚至是毁灭性的行为。这成了一个由善良构成的挡箭牌。我把这种特质叫做“假好人”。区分真好人与假好人非常重要。
没办法说不 030
伪装善良 035
行为愚蠢 042
3 真好人的愿与行
“重要的是心意”?别相信这种借口!因为重要的不是心意,而是有没有做出来。如果做的是好事,那么事情背后的原因就只是次要的。
将好心付诸行动 048
具备良好判断力 052
勇于为他人挺身而出 054
有时违反规范去做正确的事 059
善待自己 065
4 错失良机
我们希望做好人,但我们的行为有时又会与理想相抵触。为什么会这样呢?真相是,我们有时候会因为阻力而错失做好人的良机。
我很忙 070
我不懂体谅别人 073
考虑不够周详 078
我不想多管闲事 080
能讲不能做 082
我们内在的攻击性 084
我无能为力 089
那不是我的责任 091
无论怎样做都会出问题 093
5 心中有个太阳
如果别人对我们好,我们也会对周围的人好。我们的善行就像池塘中的涟漪一般,向外扩散。我们并非无能为力,我们可以为身旁的人做很多事情,同时也是为我们自己。
动物会照顾同类 100
人类渴望善待他人 111
想别人如何待我,我就如何待人 118
人心向善的16个自私理由
这些理由受4大动机驱使
6 成功的定义
当初看来成功的,也可能最后变成以失败收场。我们常去追求的,都是一些达成时无法给我们成就感的目标。
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成功 143
成功的标准 147
表面成功与内在成功 150
成功由自己界定 155
7 做好人会成功
这些建议可以应用在我们的职场生活、社交生活与内在生活上。如果我们真的想要自己的一生能功成名就,就该慢慢了解这些部分。
对他人慷慨会得到回报 160
关心他人可提升自己 171
化解冲突才会赢 175
越体谅别人越能发展同理心 183
付出多一点可踏上成功 188
用好榜样影响他人 190
成功就是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 193
……
书摘表面成功与内在成功
我住的地方每年都会帮小朋友举办运动会。有好几百位家长都会把握这个机会,好好欣赏自己小孩的各种运动天分,给他们加油打气。有一次我站在60米短跑的终点线,看着一个我跟他父母不是很熟的孩子,以第二名成绩冲过终点线。小男孩的爸爸迎上前去,我本来以为会听到他恭喜自己的儿子,没想到我却听到了以下的对话:“可惜你没有赢,不过明年还是可以再试试看。”男孩虽然还在微笑,但笑容已经有点僵硬,他回答说:“但是我跑了第二名呀,那也很棒啊!”他父亲说:“参加的唯一原因就是为了要赢。”这时,孩子的笑容完全消失了。
表面上的成功,讲的是周围的人怎么看我们。衡量我们的,是别人的衡量标准,通常都是家人或社会,根据各种不同的标准来衡量我们。内在的成功则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这只有我们自己的衡量标准才算数,而我们的成功则跟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有关。这也是我们的心有决定权的地方。
这个孩子得了第二名,并没有辜负他自己对成功的解释,但这个内在定义,却无情地抵触了由父亲所代表的外在世界对成功的看法。
内在认知与外在认知对成功的看法不同,其实还是很常见的。在这个男孩与父亲的例子里,跟负责完成的人比起来,外在世界对“成功”一词的看法其实是比较狭隘的。不过也有相反的例子。
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同意诺贝尔奖是个人成就的最高指针之一。法国作家萨特(Jean?Paul Sartre)获得了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却拒绝了。对萨特而言,诺贝尔奖并不是成功的象征。
我们分析自己的成就时,总是倾向将自己与别人比较。只因为我们比100年前的人拥有得更多,或比低收入国家的人更富裕,就自以为这是经济上的成就,其实不然。真正有意义的,是我们的成功与我们同侪的成功之间的关系。在一项研究中,有人问美国的学生,他们是比较愿意每年赚一定的钱,而其他的人只赚他们的一半;还是赚两倍的钱,但别人赚得更多,是他们所得的两倍。结果,大部分的学生都选择了第一种:赚得少一点,但是比别人多。所以我们内在的成功感,其实是密切关系到与他人的比较的。
但这些比较并不需要理会其他人的情况如何,我们也会拿自己当标准来比较。我们拿到银牌会比拿到铜牌高兴吗?答案也许显得很清楚,因为第二名比拿第三要好。但是研究却显示,其实答案刚好相反。拿到奥运铜牌的运动员,通常比银牌得主更心满意足,因为银牌得主更可能担心自己会输。同样的,在世界杯足球赛取得铜牌的队伍,通常带着成功感离开比赛。他们也许输掉了准决赛,但他们重整旗鼓,打完比赛,并赢得胜利。而在另一方面,银牌得主输掉了决赛,也输掉了冠军。我们会拿可能发生的事情作比较,并与我们的情况相互比较。
这让我想到一个故事,有个男人跟妻子和九个孩子住在只有一个房间的小房子里。他去找智者,请他给一些智慧之言,因为他们的情况实在令人无法忍受,太挤了。“我的建议是把山羊带进房子,跟你们住在一起。”智者说。这个不快乐的男人以为自己听错了,但智者跟他确定,他们应该把山羊带进屋子,并请他过一个星期再来。当这个男人再来的时候,智者问他情况如何,他回答说:“像地狱一样。山羊很臭,会撞人,而且占掉好大空间,糟透了!”“很好。”智者说,“你现在可以把山羊放出去了,你会觉得自己好像住在天堂里。”
我们的生活里可能有很多地方就像这样的情况。我们是经过比较来判断自己过得如何。这也是为什么,户外一样是15摄氏度,可是在9月会令人觉得冷,但在4月却令人觉得暖。
我们认为自己怎样才算成功,也可能是自信心的问题。如果我们有很强烈的自信心,那么我们对自己的成就总不会感到惊喜,至少不会像身旁的人那样惊讶。如果我们对自己没什么信心,我们就会觉得某个成就令人激赏,而身旁的人却可能觉得这算不上什么,只是普普通通罢了。
我们自信心的基础来自几个不同因素,基因扮演了相当的角色,但我们的教养同样重要,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弗洛伊德说:“一个男人,假如他童年时毋庸置疑是母亲最钟爱的孩子,他一辈子都能保持胜利者的感觉,这种对成功的信心,往往能带来真正的成功。”如果我们相信自己无往不利,就能增加手边事情的成功机率。
不管跟我们周遭世界对成功的认知是否相关,带着内在成功感的生活可能会有正面影响。但这种感觉,也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变成某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有一些人,在身边其他人眼中也许不是那么成功,但他们自己却相信别人以为他们很成功,这些人同样也会有内在的成功感。当他们对自己的内在看法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变得很明显时,这就称为自我形象浮夸,也就是自大狂。这种自我膨胀的情况,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他们身边的人都可能有危险,而且这在罪犯之间并不少见。
缺乏自信同样也可能是把双刃剑,那也许代表所有成功都是惊喜。但我们若缺乏自信,也可能会愚弄我们,让我们以为自己成就的任何事都毫无价值。
缺乏自信心还可能以另一种形式影响到我们。希望能成就更多,随时能得到新事物的渴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也许这样能驱使我们前进,希望能向别人证明我们的确非常好。这是祝福还是诅咒?如何掌握这种特征,全操纵在你我自己的手上。
问题在于如何找出良好的平衡。我们不能只是匆匆度过人生,而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却不曾享受、珍惜。决定杯子到底是半满还是半空的是我们自己。到头来,由我们自己决定对所拥有的东西觉得满足还是不满足。
1914年12月,爱迪生的实验室惨遭烧毁,连带烧掉了他和同事正在努力研究的许多模型。甚至连建筑物本身的保险都赔不起。看过这片颓垣败瓦之后,爱迪生说:“我们所有的错误都烧光了。谢天谢地我们可以从头开始了。”
成功由自己界定
“成功”到底是什么意思?就算我们能同意成功的特定标准,还是会被迫下结论说,每一个人都一定要找出成功对自己的定义。对于生命中哪些事情重要,自己存在的意义,我们都有不同的看法,而我们会通过与这些个人哲学的关系来定义这个词。我自己对于成功的看法是:“成功是一种主观的经验,只能在我们自己心里界定。”
在很大程度上,打从我蹒跚学步开始,我的成功目标就已经展开在眼前。我会变成肿瘤科医生和癌症专家,我会变成主任医生和教授,然后我要当上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医院的系主任。我怀抱着这些事业目标,奋斗了好多年。我成为护理癌症病人的专家,我成了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副教授,最后领导一个大型研究团队。每件事情都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直到我在1990年中期碰上生命危机。因为这个危机,我对生命中哪些事情比较重要的看法也有了改变。
当时,因为有了这些经验,我决定要写一本关于神的书,我了解到,这将会是我研究生涯的结束。我想当教授和系主任的希望是无法实现了,因为写一本书会占用我大部分的时间(我也觉得,研究圈子大概会把我当成“疯子”,因为我写了一本关于神的书)。我的研究团队中有许多聪明的同事,我必须把很大部分的责任转移给他们,如果我能够写成这本书,也要把荣耀归给他们。考虑了大概一分钟以后,我决定事情非这样不可。我觉得,有比事业、当上教授与系主任更重要的事。我别无选择——我要写这本书。
三年后,当《隐蔽的上帝》(The Concealed God)出版时,我环顾四周,看看这些年来发生了什么事。我看到的事情令我惊讶。之前的研究从没有像过去三年这么顺利。我的同事们证明他们是比我更优秀的研究人员,在支持、建议与鼓励下,他们做得非常出色。接下来的一年,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我竟然被委任为教授与系主任。
我完成了自己所有的成功目标,而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当这些目标对我来讲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时,它们却实现了。也许这就像在黑暗中看东西。如果你对准它看,其实是看不清楚的,你会发现,稍微偏一点会看得更清楚。
当研究中心主任的那几年我获益良多,但总觉得这比较像是一个阶段的训练,而非对我一生的训练。也许这就是表面上的成功吧,但这是不是内在的成功呢?几年前我决定辞去研究中心主任,然后直接把我教授的时数减成兼职,并决定把原本参与的研究,还有研究团队彻底移交给最亲近的同事,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研究人员。
这样我才能专注在其他议题,也就是道德的问题,还有我们该如何过生活。接下来的一年,《第七天》(The Seventh Day)出版了,这是一本关于生命意义的虚构故事。而我也开始常常做人际关系与道德方面的演讲。
这样的改变并不容易,我放弃了能供应我直到退休的稳定事业,选择了一条不管在经济上或事业上,相对较为不稳定的路,但我还是觉得这样是对的。我知道自己之前做的事似乎不是那么适合自己,而觉得现在做的事情很有意义。而事实上,也许生活得有意义才是衡量成功最重要的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