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公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现存有二:

一、春秋时秦青铜器,出土地不详,传为甘肃天水。作于秦景公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历博藏秦公簋铭

是秦公之祭器,在秦汉时曾被当作容器使用。

有铭文一百零四字,分铸于器及盖上。器和盖上又各有秦汉间刻款九字。

铭文均由印模打就,青铜器的此种制作方法,仅见此例。

铭文字体整饬严谨,微曲中求劲健,表现出强悍雄风,也是春秋时期秦国的传神写照。铭文字数,盖内和器内底共铸铭文123字(其中重文3)。

铭文释文为盖铸铭:□秦公曰:不(丕)显(朕)皇且(祖),受天命,鼏(幂)宅禹责(迹),十又而功,才(在)帝之坏(坯),□□(严恭)夤天命,保□氒□(业厥秦),虩(赫)事□(蛮)夏,余虽小子,穆穆帅秉明德,剌剌□□(烈烈桓桓),迈(万)民是敕,器铸铭:咸畜胤士,□□(蔼蔼)文武,□静(镇靖)不廷,虔敬□(朕)祀,乍(作)噚宗彝,□卲(以昭)皇且(祖),□□□(其严□)各,□(以)受屯(纯)鲁多厘,□□(眉寿)无疆,畯疐才(在)天,高引又(有)庆,灶囿□(造有四)方。宜。器刻铭:公元器。一斗七升小拳(剩),□(簋),盖刻铭:一斗七升大半升,盖。

二、上海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藏 秦公簋铭

高23.5厘米,口径18.8厘米

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出土,春秋早期制品。敛口微腹,兽首耳较大,圈足三兽首足。盖缘和口下饰兽目交连纹,器上兽首倒置,圈足饰鳞纹,余饰横条纹,盖器同铭5字,记器公作此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