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时分组编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空时分组编码就是在空间域和时间域两维方向上对信号进行编码。空时编码大致上有三种方式 :

空时网格码(STTC)

空时块编码(STBC)

空时分层码(LSTC)

(1)空时网格码(STTC):空时网格码最早是由V.Tarokh等人提出的,该空时编码系统中,在接收端解码采用维特比译码算法。空时网格码设计的码子在不损失带宽效率的前提下,可提供最大的编码增益和分集增益。最大分集增益等于发射天线数。

(2)空时分组码(STBC):空时网格码虽然能获得很大的编码增益和分集增益,但是由于在接收端采用维特比译码,其译码复杂度随着天线数和网格码状态数的增加成指数增加,因此在实际中应用有些困难。这就有了空时分组编码的出现。

空时分组码则是根据码子的正交设计原理来构造空时码子 ,空时分组码最早由Alamouti提出的。其设计原则就是要求设计出来的码子各行各列之间满足正交性。 接收时采用最大似然检测算法进行解码,由于码子之间的正交性,在接收端只需做简单的线性处理即可。

(3)分层空时码(LSTC):分层空时码最早是由贝尔实验室提出的一种MIMO系统的空时编码技术,即BLAST系统 。分层空时码有两种形式,对角分层空时码D-BLAST和垂直分层空时码V-BLAST。 V-BLAST系统处理起来较D-BLAST系统要简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