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玄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高玄岱(1648—1722 年)名元泰,字子新、斗胆,号天漪、婺山老人。福建泉州人,明末高寿觉之孙,高超方之子。师承明末渡来华僧黄檗寺初祖独立性易禅师(戴笠戴曼公,杭州人,1596—1672),学儒学、诗赋、书法,同时精通医术。37 岁时萨摩岛津光久召为侍读,从而成为萨摩藩士。43 岁时因病告退,再回长崎。宝永 6 年(1709)赴江户,与新井白石邂逅,时已 61 岁。次年经新井白石推举,被幕府擢为“寄合儒者”(类似于学术顾问———译者按)。

正德元年(1711)将军赠给朝鲜国王的《白雉帖》,题辞的撰文和笔书均出自高岱之手。此外,还与新井白石、室鸠巢等奉命接待朝鲜使臣,翌年刊印主客笔谈唱和的《正德和韩集》。高岱与新井白石交厚,曾为《白石诗草》撰序,新井白石 60 大寿时特寄贺词,并为新井白石撰写的德川家宣的灵庙钟铭挥毫。享保 3 年(1718)70 岁时隐居,其子有邻继任家督。高岱多才多艺,作为医家著有《养生训》,先于青木昆阳倡导普及甘薯,作为唐风书法家与北岛雪山、佐佐木道荣齐名。

戴曼公死后,其著作由高玄岱别辑诗文为《天外老人集》15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