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化胆囊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1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即瓷性胆囊,是对胆囊壁因钙化而形成质硬、易碎和呈淡蓝色的特殊形状的胆囊的一种指称。在临床病理特征上有其特殊性。

瓷性胆囊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自从1959年Cornell首次报道并提出“瓷性胆囊 (Porcelaingallbladder)”这一概念以来,国外已陆续有零星的相关文献发表,特别提出了瓷性胆囊与胆囊癌的相关性。瓷性胆囊均易伴发胆囊癌,瓷胆囊癌多发生于胆囊体部,偶见于底部及颈部。大体可分为两型,即隆起型和浸润型,隆起型表现:囊壁局限性增厚呈乳头状、绒毛状、菜花状肿块向腔内突出,浸润型表现:浸润状胆囊壁增厚,胆囊缩小、变硬,外表虽光滑但浆膜失去光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