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受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林受之,潮州潮安县庵埠镇复兴街道人,原名喜尊, 字梦生·,号谦光。清同治十二年(1873)生于新加坡潮侨富商家。少承父业, 与张永福、林义顺等友善。一九()三年,受黄乃裳“种族革命救国”宣传的影响, 开始投身国民革命, 捐资翻印邹容的《革命先锋》(后改名《图存篇》)数千册,散发于闽粤两省。一九O四年因父丧归国,行前资助黄乃裳及其门生陈芸生回潮州活动。接着以旧居“迎祥里”(今福记巷一号)供黄乃裳等作为发动东江闽南一带革命的秘密活动点,并提供一切活动经费,又介绍盟弟许雪秋参加。另设总机关于上莆区宏安乡“寄云深处”。同年与黄乃裳、许雪秋、 陈芸生等组织“中华公司”革命机关,任总理。 一九0六年二月, 与张永福、林义顺、沈联芳、 陈楚楠等发起组织《中兴日报》,任董事。继则捐叻币一万四千元支援华南的革命活动。当黄冈、汕尾、钦廉、镇南关、河口诸役, 皆踊跃捐输以充军费。黄冈起义失败后,维持《中兴日报》, 居留许雪秋、陈芸生、 肖竹漪、刘任臣、陈涌波等及其亲属百余人,如夫人沈福端也予相助。又出巨款营救被港英当局拘捕而即将被引渡的余既成出狱,事震中外。一九O八年,在蔡厝港开办中兴石山, 以安置云南河口战役退到南洋的革命将士, 又介绍到各埠矿山、农场,解决了黄克强等数百人的职业。

武汉光复后,变卖新加坡所有产业回乡,又卖田典地筹款。嫡配夫人辛福慈也同情革命,尽出私蓄。遂筹下巨资, 自备饷械,到广州接受都督胡汉民“华侨北伐义勇军标统”的委任。及和议告成, 洁身引退,从事地方建设。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以忧愤国事,与孙中山同日逝世。身后萧条, 因家财耗尽,诸子无一得高等教育,飘泊南洋群岛为佣工。四子凤文(牧野)能继父志,坚持保护南洋革命史料和文物。

民国十八年。八日, 国民党中央以林受之“慷慨毁家, 匡助国难”, 决议将其革命伟绩编入党史。抗战胜利后祀于潮州忠烈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