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大案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2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基本信息

珏儿

剧名:洪武大案

开机: 4月3日

拍摄地点:横店

领衔主演:李立群,保剑锋,杨幂,富大龙,刘德凯胡可

制片人:白三三

编剧:胡平

总发行人:刘阳

演员表保剑锋 饰 秦升

剧照

[1]

杨 幂 饰 蔡珏

侯天来饰 蔡玄

李立群 饰 朱元璋

刘德凯 饰 道同

富大龙 饰 欧阳伦

胡可 饰 公主

修 庆 饰 朱桓

剧情大纲[2]明洪武十八年(1384)三月,在御史余敏的告发下,明初三大案之一的郭桓案被揭发出来。

郭桓案,是明王朝刚刚建立不久发生的一起贪污大案。户部侍郎郭桓在户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伙同各部官员将国家军用粮仓里积蓄三年的粮食盗卖一空。同时他还与全国除京师应天以外的其余十二个布政司的官吏相互勾结,通过巧立名目、涂改票据等非法手段,共窃取银钞600万张。折合成粮食总计高达2400多万石粮食。更让人吃惊的是,朝廷六部上上下下的官员几乎全部参与。此案牵连之广,影响之大,历史罕见。

郭桓一案,从中央到地方,追赃捉赃,州、府、县层层追查,一直到有钱的富户和粮长,三万多人被杀,被牵连受刑官民不计其数。整个大明王朝中产以上家庭有一半破产,整个朝廷官员几乎一扫而空。郭桓案之后,朱元璋制定了更严厉的刑罚《大郜》,用更残忍的方法惩治贪污腐败,其残酷程度古今罕见。

然而明王朝从建立到灭亡,都是历史上最腐败的王朝。

剧情简介朱元璋期间的“洪武四大案”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即经济 领域的“空印案”和“郭桓案”,政治领域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

郭桓案

郭桓案是明太祖朱元璋严惩户部侍郎郭桓等吞盗官粮的重大案件。

洪武十八年(1385年)三月,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官吏李或、赵全德等与户部侍郎郭桓、胡益、王道亨等通同舞弊,吞盗官粮。明太祖令审刑司拷讯,牵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发现除侵吞宝钞金银外,仅贪污税粮及鱼盐等即折米二千四百余万石。于是,赵瑁等皆弃市,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供词牵连各布政使司官吏,系狱拟罪者数万人。

此案令核赃株连之人遍天下,中产以上民家被抄杀者不计其数。为防止矛盾扩大,明太祖乃手诏公布郭桓等人罪状,而将原审法官右审刑吴庸等处磔刑,以平众怨。

空印案

此案发生在明初洪武年间。明初,每年布政司、各府州县官吏前往户部核对钱粮、军需供给等事,因路途遥远,往往带着事先开好的空印文书(即加盖印章的空白公文),以备急用。此事习以为常。但是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朱元璋知道此事后大怒,怀疑其中有弊,责令严查空印案。凡是与此案有关的部门及地方官员一律处以死刑,助理官员处以杖一百,戍边。受牵连者达万人以上。

案例分析、在《大明律》中规定:对于受财枉法的“枉法赃”,从严惩处,一贯以下杖七十,八十贯则绞;对于监守自盗,不分首从,并赃论罪,满四十贯即处斩刑;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风宪官”的御史,若犯贪污罪比其他官吏加重两等处刑。像明朝这样用严刑惩治贪官污吏,在历史上是空前的。

胡惟庸案

又称“胡狱”,发生在洪武年间。胡惟庸,定远(今属安徽)人,早年跟随朱元璋起兵,洪武六至十三年间任丞相。其间权倾朝野,专权结党。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罪判处胡惟庸等人死罪;十九年与二十三年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罪追杀其余党,连坐被诛者达三万余人。朱元璋还乘机废除中书省制度,罢除丞相官职,直接统领六部。

案例分析、明朝统治者在采取废除丞相制度,不准后宫与宦官干政等措施以外,用杀戮的手段大肆铲除权臣宿将,虽然暂时解决了皇帝和权臣之间的矛盾,却滋长了宦官专权。

蓝玉案

又称“蓝狱”。发生在洪武二十二年(1393年)。蓝玉,定远(今属安徽)人,早年随朱元璋起兵,勇敢善战,功绩显赫。洪武二十年(1387年)任大将军,二十年封凉国公。明太祖朱元璋比之为汉代卫青、唐代李靖。但蓝玉却恃功骄横,夺占民田,多行不法行为。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告其谋反,结果被族诛,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

案例分析、《大明律》规定:“若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皆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明律的这些规定,都是为了防止臣下结党以削弱君主集中的专制制度。明王朝统治者为了达此目的,不惜滥杀无辜。

人物剧照

朱元璋--李立群饰

郑士元--王洛勇饰

开 济--吕 凉饰

秦 升--保剑锋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