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总理访问世博局:2006年9月16日

启动参展事宜:2007年3月19日
签署合同时间:2008年4月30日
场馆方案揭晓:2008年4月30日
建馆时间:2009年05月08日
环保节能环保、可持续是意大利馆设计从创作之初就首要关心的因素,吉姆帕奥罗先生说:“我们在这届世博会的意大利馆上提出生[1]态气候的策略。在冬天利用太阳能辐射,而在夏天则利用自然的空气气流和水流降温,热风通过自动调节系统排除,可以降低内部建筑的温度。控制辐射的同时,热能又能集中在带有光电集成模块的透明玻璃上,可以充分节约电能。最后,顶盖部分设计,则可以有效地防护雨水的侵蚀。”
吉姆帕奥罗还为意大利馆特别设计了一些像“刀锋”一样的切口,让它们轻轻地“悬挂”在展馆的三条边线上,并穿透到其内部。正是这种大胆设计不仅使场馆的外形富于现代性和动感,而且还可以将外部光线反射到馆内提高馆内照明效果,并与中央大厅一起形成一条通风走廊,调节场馆内的温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馆在建筑材料上的创新,并且利用这种新型建筑材料来曾加室内光线同时调节馆内温度。据介绍,展馆将采用一种透明混凝土,也就是在传统混凝土中加入玻璃质地成分,利用各种成分的比例变化达到不同透明度的渐变。光线透过不同玻璃质地的透明混凝土照射进来,营造出梦幻的色彩效果,而自然光的射入也可以减少室内灯光的使用,从而节约能源。
镇馆之宝意大利时装享誉世界,尤其世界著名的时尚之都米兰汇聚了国际众
多的奢侈时装品牌。贝良米诺•昆迭里表示,在为期六个月的展览中,意大利馆将上演D&G、PRADA、阿玛尼、范思哲等世界著名时装品牌的时装秀。其中,PRADA专门为意大利馆设计了礼服。 作为文艺复兴的代表地,意大利拥有达•芬奇、拉斐尔等艺术大师的名画。贝良米诺•昆迭里称,一定会有重量级的意大利名画加入意大利馆。
科技之光

将在意大利馆内展示的“意大利之创新”竞赛成果,绝大部分是真正的产品,如吸收空气中烟尘的油漆、新型食品以及市场上已有产品的优化升级等。Antonio Cianci说,意大利有很强的创新意识,近期对1000件科技产品的调查显示,30%的产品来源于意大利。相信意大利的创新理念和中国的技术专长相结合,将对未来科技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展馆参观展馆外观:
展馆采用新型材料——透明混凝土,实现不同透明度的渐变,显示建筑内外部的温度、湿度等。
展示内容:
展馆通过展示意大利在科技、音乐、时尚、建筑等领域的成就,呈现一个充满生气、幸福感的城市。
展馆亮点“上海”游戏不管你是否相信,这个建筑的灵感来源竟是被意大利人称之为“上海”的游戏,意方表示这个游戏其实就是上海小朋友玩的游戏棒。数根游戏棒通过孩子的小手被随意撒成不同形状的组合。设计师从游戏中受到启发,试图采用可任意组合的功能化模块搭建起意大利展馆,形状就像游戏棒一样可以随意变幻,而且能够以较小的规模进行拆卸和组装。意大利传统城市弄堂、庭院、小径、广场……这些元素在意大利传统城市中随处可见。在二战前,大约有80%的意大利人生活在具有此类特征的住宅中,这种历史城市布局的概念遍布整个意大利。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延续了这种传统的概念,希望唤起人们对于历史的回忆。分裂的马赛克从平面来看,意大利馆的裂缝线确实很像是60年代在儿童中风靡一时的游戏棒。不知道游戏棒是否上海人原创,今年60岁的Giampaolo Imbrighi显然还很有童心,他将他认为的上海人的游戏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去。也许是上海这座城市给予设计师的灵感,游戏棒可以自由变化,意大利馆的建筑积木也可以以较小的规模进行拆卸和组装,就像可以随意拼贴的马赛克一样,从而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意大利美食意大利饮食以芬芳浓郁、原汁原味闻名,由于历史上长期处于城邦分治状态,

使得意大利的菜式非常丰富,精美可口的面食、奶酪、火腿、甜食,浓郁芬芳的咖啡、葡萄酒,都是意大利特色传统美味。昆蒂耶里认为,推广意大利美食需要一个过程,应让中国消费者逐渐习惯并喜欢亚平宁半岛的独特风味,而意大利饮食企业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找准进入中国市场的“突破口”。意大利"大旅行"意大利的大区犹如组合画的镶嵌物,其间的多样性赋予了这个国家更丰富的内涵。上海世博会期间,意大利的12个大区将轮番展出,通过丰富多样的节目和交流项目展示各自在艺术、食品、音乐、时尚和体育等各领域的成果,让参观者体验一次“大旅行”。足球明星米兰顶尖的歌剧院交响乐团以及芭蕾舞演员都将在世博会期间来到上海演出。至于中国观众比较关心的意大利足球明星,由于世博会期间正好赶上南非世界杯,所以退役的球员前来意大利馆助阵的可能性比较大。世界顶级跑车、知名时装意大利馆将被划分为5大区域,分别展现意大利的不同特色:有狭窄的街道、庭院和弄堂,还有一个封闭的广场,广场的一面墙上将布满时装大片和可变幻风景的图画,讲述意大利在时尚、科技、文化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参观者可以看到技艺娴熟的意大利裁缝、铁皮匠、小提琴匠等表演的手工艺活,也可以看到与世博主题相关的“摩西”工程通过潮汐、太阳能汽车和动力摩托车来拯救威尼斯等制作项目。此外,世界顶级跑车、知名时装、意大利名画等奢侈品也将亮相馆内。交响乐团米兰歌剧院的著名交响乐团将在上海上演听觉盛宴,意大利最有名的时装设计师也将来到中国,观众有机会一睹顶尖秀场的时尚潮流。微生态气候意大利国家馆在设计过程中,被设想成了一部具有特殊微生态气候环境功能的“机器”,它有助于节能减耗。微生态气候环境系统集中在幕墙玻璃上,这些玻璃能够吸收太阳辐射,因此大幅度节能降耗。它不仅起到遮阳效果,还可以发电。
场馆数据国家馆宽度 60 米 x 70米
国家馆高度 20米
国家馆用地大小 7,800 平方米
每小时可容纳量: 4,000人次
占世博会总参观人数比例: 10%
相关信息2008年4月30日上午,意大利政府与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在世博大厦正式签署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展合同,这是第22个与上海世博会组织者签署参展合同的国家,意大利国家
馆建筑建设方案也同步揭晓。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局长洪浩与意大利展区总代表昆迭里分别代表中意双方在参展合同上签字,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政府总代表华君铎会签合同。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周汉民、意大利驻华大使谢飒出席签约仪式。
意大利政府将在世博园区滨江地带建设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的自建馆。意大利馆设计方案通过层层遴选,从65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暂名为“人之城”。该建筑由20个功能模块组合而成,代表着意大利20个大区,犹如一座微型的意大利城市。从外观看,整个意大利国家馆如同分裂的马赛克,体现了不同地区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关系。参观者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集上海石库门弄堂与意大利广场为一体的城区。
设计灵感来自“上海”游戏
意大利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被意大利人称之为“上海”的游戏,这个游戏其实就是上海小朋友玩的游戏棒。数根游戏棒通过孩子的小手被随意撒成不同形状的组合。意大利馆的设计师从游戏中受到启发,采用可任意组合的功能化模块搭建起意大利展馆,形状就像游戏棒一样可以随意变幻,而且能够以较小的规模进行拆卸和组装。
意大利馆不仅在设计上新颖别致,还采用了透明混凝土等创新材料以营造生态气候。透明混凝土在不同场合发挥不同的功能,不论白天还是夜晚都可以感知建筑内外部的温度、湿度等。此外,展馆还特别设计了一些像“刀锋”一样的切口,它们轻轻地悬挂在建筑的三边上,并穿透到建筑的内部。这些“刀锋”不仅使场馆的外形富于动感,还可以将外部光影反射到馆内帮助照明,并与中央大厅一起形成一条通风走廊,调节场馆内的温度。
“人之城”体验意大利传统城市精神
弄堂、庭院、小径、广场……这些元素在意大利传统城市中随处可见。在二战前,大约有80%的意大利人生活在具有此类特征的住宅中,这种历史城市布局的概念遍布整个意大利。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延续了这种传统的概念,希望唤起人们对于历史的回忆。

从外观看,整个意大利国家馆如同分裂的马赛克,可以组成多样的图案,体现不同地区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关系。展馆内有狭窄的街道、庭院和弄堂,突然间又会出现开阔的广场,美丽的花园、散布在展馆内部的水和自然光营造出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参观者行走其间可以尽情感受别样的风情。
建筑特性=马赛克+“刀锋”
意大利国家馆是一个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的四方形建筑,高度18米,由20个功能模块组合而成,代表着意大利20个大区,犹如一座微型的意大利城市。
设计师还为展馆特别设计了一些像“刀锋”一样的切口,让它们轻轻地悬挂在建筑的三边上,并穿透到建筑的内部。别小看了这些“刀锋”,它们不仅使场馆的外形富于动感,还可以将外部光影反射到馆内帮助照明,并与中央大厅一起形成一条通风走廊,调节场馆内的温度。
上海世博会意大利国家馆创意设计竞赛评委会成员Franco Purini教授认为,马赛克的外形和“刀锋”的独特设计让整个建筑灵动且独一无二,内部空间因弄堂、小径和广场的设计而具有很大的韧性,光线的神奇交错映照在展馆的每一个区域和角落,宛如有趣的游戏。整个场馆就是一个城市,参观者从场馆的入口开始就将经历一次奇妙的旅程。
意大利展馆不仅在设计上新颖别致,其亮点还在于创新材料的使用和生态气候的营造。设计师使用了一种最近发明的多样化材料——透明混凝土,就是在混凝土中加入玻璃质地的成分,利用各种成分的比例变化达到不同透明度的渐变。这种材料能够在不同场合发挥不同的功能,不论白天还是夜晚都可以感知建筑内外部的温度、湿度等,特别适合展览性建筑的建造。
一开始,整个建筑就被设计师设想为一个拥有特别生态气候功能的“机器”,并带有能源储存装置。在设计师眼中,整个建筑的运作需要可持续性的有效能源,所以在设计阶段就要特别、深入地关注建筑的能源消耗和储存,并开发使用新型能源,以便能够与上海世博会的主题相契合。比如,场馆的降温系统利用了外部的自然气流,通过“刀锋”向展馆内输送自然风,并利用水流进行降温。展馆外部的型材采用光电太阳能集成模块,这个装置能够吸收太阳能,改善室内温度,同时有效地防护雨水的入侵。在光照方面,展馆安装了自然光优化控制系统和人造光设备,通过大厅和“刀锋”将自然光反射到室内。
设计师Giampaolo Imbrighi认为它具备了这样几个特点:形象——将它作为展示意大利在城市生活质量方面美好精华的窗口;功能——在六个月的上海世博会期间吸引接待大量的观众,给他们惊喜;建筑质量——材料使用上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使方案在允许的条件下具有生态气候功能及生态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