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凝器高频电刀
[1]电凝器高频电刀(高频手术器)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器械。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
高频电刀自1920年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其经历了火花塞放电——大功率电子管——大功率晶体管——大功率MOS管四代的更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发展,目前,高性能的单片机广泛应用在高频电刀的整机控制,实施了对各种功能下功率波形、电压、电流的自动调节,各种安全指标的检测,以及程序化控制和故障的检测及指示。因而大大提高了设备本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简化了医生的操作过程。
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临床提出的要求,以高频手术器为主的复合型电外科设备也有了相应的发展:高频氩气刀、高频超声手术系统、高频电切内窥镜治疗系统、高频旋切去脂机等设备,在临床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而随之派生出来的各种高频手术器专用附件(如:双极电切剪、双极电切镜、电切镜汽化滚轮电极等)也为临床手术开拓了更广泛的使用范围。
高频电刀的基本组成
高频电刀是由主机和电刀刀柄、病人极板、双极镊、脚踏开关等附件组成的。
高频电刀的工作原理
高频电刀有两种主要的工作模式:单极和双极。
1、单极模式
在单极模式中,用一完整的电路来切割和凝固组织,该电路由高频电刀内的高频发生器、病人极板、接连导线和电极组成。在大多数的应用中,电流通过有效导线和电极穿过病人,再由病人极板及其导线返回高频电刀的发生器。
能摧毁病变组织的高频电刀的加热效应,并不是由加热电极或刀头造成的,像电烧灼器那样。它是将高电流密度的高频电流聚集起来,直接摧毁处于与有效电极尖端相接触一点下的组织的。当与有效电极相接触或相邻近的组织或细胞的温度上升到细胞中的蛋白质变性的时候,便产生凝血,这种精确的外科效果是由波形、电压、电流、组织的类型和电极的形状及大小来决定的。
为避免在电流离开病人返回高频电刀时继续对组织加热以致灼伤病人,单极装置中的病人极板必须具有相对大的和病人相接触的面积,以提供低阻抗和低电流密度的通道。某些用于医生诊所的高频电刀电流较小、密度较低,可不用病人极板,但大多数通用型高频电刀所用的电流较大,因而需用病人极板。
与地隔离的输出系统使得高频电刀的电流不再需要和病人、大地之间的辅助通道,从而减少了可能和接地物相接触的体部被灼烧的危险性。而采用以地为基准的系统,灼伤的危险性要比绝缘输出系统大。
2、双极模式
双极电凝是通过双极镊子的两个尖端向机体组织提供高频电能,使双极镊子两端之间的血管脱水而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它的作用范围只限于镊子两端之间,对机体组织的损伤程度和影响范围远比单极方式要小得多,适用于对小血管(直径<4mm)和输卵管的封闭。故双极电凝多用于脑外科、显微外科、五官科、妇产科以及手外科等较为精细的手术中。双极电凝的安全性正在逐渐被人所认识,其使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用途
目前不仅在直视手术中,如普通外科、胸外、脑外、五官科、颌面外科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种内窥镜手术中,如:腹腔镜、前列腺切镜、胃镜、膀胱镜、宫腔镜等手术中。
由于高频电刀可同时进行切割和凝血,在机械手术刀难以进入和实施的手术中(如:腹部管道结扎、前列腺尿道肿物切除)得以普遍应用。
电凝器高频电刀突出的凝血效果,使它广泛应用在弥漫性渗血部位如肝脏、脾脏、甲状腺、乳腺、肺部手术中。
其他功能
一台性能全面的高频电刀除了具备进行手术等基本功能外,还有以下的几项重要功能:
1、输出功率指示;
2、功率预置、调节;
3、病人极板检测报警;
4、工作音频指示;
5、输出口防误插功能;
6、手控、脚控功能。
高频电刀的优点
1、切割速度快、止血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方便。
2、与传统采用机械手术刀相比,在临床上采用高频电刀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失血量及输血量,从而降低并发症及手术费用。
3、与其他电外科手术器(如激光刀、微波刀、超声刀、水刀、半导体热凝刀等)相比高频电刀适应手术范围广,容易进入手术部位,操作简便,性能价格比合理等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