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月葬诗魂”还是“冷月葬花魂”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中秋之夜史湘云何林黛玉在凹晶馆联句吟诗,史湘云的妙句“寒塘渡鹤影”,林黛玉对了个“冷云葬诗魂”。
“冷月葬诗魂”句,传诵已久,引起二百多年来多少读者的赞叹,也使多少诗家为之折服,为之搁笔。使人联想到这“诗魂”正是林黛玉的“自我”,也是小说作者曹雪芹的“自我”。
再从艺术风格上看,“冷月葬诗魂”确实“清奇诡谲”,属于李贺一路。
可是有些红学家从一本明代叶绍袁(天廖)所著的《续窈闻》里查到女诗人叶小鸾句云:“勉弃珠环收汉玉,戏捐粉盒葬花魂”,从此就倾向于“冷月葬诗魂”应改为“冷月葬花魂”,理由主要有以下几条:
其一:认为“葬花魂”这三字有来历,有出处,特别是“花魂”一词常见于林黛玉的诗中,如第二十六回里有“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
其二:认为“花魂”与“鹤影”是工对,而“诗魂”与“鹤影”却不然。
其三:认为“花魂”与“鹤影”俱是写景,比较切题,也合乎当时的时令景色,假使改作“诗魂”,便关人事而非写景,似乎于情理不合。
其四:还有红学家也是属于“花魂”派,提出一个问题:“诗魂”究竟指的是什么?诗人的魂?还是诗灵?好像“诗魂”而字是曹雪芹生造出来的,杜撰的。
但从艺术上看,“ 冷月葬诗魂”比“冷月葬花魂”好,不必改,至少可以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