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最早是由美国的摩尔斯在1844年发明的,故也被叫做摩尔斯电码。
摩斯码简介其实Morse code普遍应用于军事, 航空及航海等方面, 但好像还不曾听到过有人把它应用到音乐领域方面。
赛因技术 提到Morse code(摩斯码), 立刻会想起电影"无间道", 因为学Morse code是因为这部电影; 而提到"无间道", 又立刻会想起黄秋生和梁朝伟, 学Morse code是因为我看到他们用Morse code, 再而提起黄秋生, 又令我想起他给我印象深刻的歌曲------"冥想". 尽管不是有太多人喜欢或注意他, 但他却是一个很富才华与内涵的造物者...... 有人开始骂我这跟Morse code有何关系? 跟音乐及节奏有何关系? 他们两者更是何来的关系?
经过一番"冥想"后, 发觉它们有莫大的关系! 其实Morse code普遍应用于军事, 航空及航海等方面, 但好像还不曾听到过有人把它应用到音乐领域方面, 是的! 是音乐领域...... 我并不介意你把我当疯子般看待. 而事实上, Morse code的确可以应用到音乐方面, 甚至音乐教育方面. 假若你能熟练掌握Morse code并把它运用到音乐上, 经一过些时间的锻炼, 我想你在节奏感及音符时值方面的进步会是一个突破, 而且它能提高你的反应能力和创造力, 当然前提是你必须对运用得Morse code非常熟练.......到这里为止, 都只是一个推想, 我会尝试举个例子去证明一下. 以下是单词"rock"的摩斯码:".-. --- -.-. -.-". Morse code由短音及长音组成, 短音用"."表示, 长音用"-"表示. 若不考虑时值问题, 可以只把Morse code中的两种符号分别用两种不同音色的敲击声音来表示, 从而构成一组节奏; 当然你也可以进一步继承它的长短音时值来得到更复杂的节奏形式. 我没有考虑时值的问题, 用Bass drum代表".", 用Snare drum代表"-", 构成一段代表"rock"的摩斯码敲击节奏, 却真能做出独特的节奏效果来, 大家不防试试. 只用一个"rock"单词的Morse code表现出来的节奏已殊不简单了, 试想一下, 26个字母加上一些符号, 它们都有独自的构造, 然而把这些字母符号按不同顺序或随机组合在一起将会得到千变万化的节奏......你可以只看着一个英文句子就能敲击, 甚至是一篇文章!
上面没有任何乐谱或鼓谱, 你只需知道每一个符号的Morse code, 当然你真的要对Morse code掌握得很熟练, 这是一种过渡与混合的运用....... 再细想一想, 不管是以往战争年代的电报发报员或是现在的航空工程师, 他们的Morse code除掌握到家外其实他们本能上已对时值的感觉掌握和控制得很透彻, 很精准了. 胆敢说一句, 叫他们去练习一个星期的敲击或打鼓, 他们很大可能已是一个敲击高手或鼓手了, 辜且莫论最后成效如何, 我想他们会比一般人学得快, 学得好. 是否可用Morse code来教育或训练音乐与节奏, 靠你自己来衡, 身处的世界周围其实已每分每秒不知不觉间掠过了无数的摩斯码....... 当然, 音乐也是......--. --- --- -.. .-.. ..- -.-. -.-
摩尔斯电码的历史
最早的摩尔斯电码是一些表示数字的点和划。数字对应单词,需要查找一本代码表才能知道每个词对应的数。用一个电键可以敲击出点、划以及中间的停顿。
虽然摩尔斯发明了电报,但他缺乏相关的专门技术。他与艾尔菲德·维尔签定了一个协议,让他帮自己制造更加实用的设备。艾尔菲德·维尔构思了一个方案,通过点、划和中间的停顿,可以让每个字符和标点符号彼此独立地发送出去。他们达成一致,同意把这种标识不同符号的方案放到摩尔斯的专利中。这就是现在我们所熟知的美式摩尔斯电码,它被用来传送了世界上第一条电报。
这种代码可以用一种音调平稳时断时续的无线电信号来传送,通常被称做“连续波”(Continuous Wave),缩写为CW。它可以是电报电线里的电子脉冲,也可以是一种机械的或视觉的信号(比如闪光)。
一般来说,任何一种能把书面字符用可变长度的信号表示的编码方式都可以称为摩尔斯电码。但现在这一术语只用来特指两种表示英语字母和符号的摩尔斯电码:美式摩尔斯电码被使用了在有线电报通信系统;今天还在使用的国际摩尔斯电码则只使用点和划(去掉了停顿)。
电报公司根据要发的信的长度收费。商业代码精心设计了五个字符组成一组的代码,做为一个单词发送。比如:BYOXO(Are you trying to crawl out of it?);LIOUY(Why do you not answer my question?,为什么不回复?);AYYLU(Not clearly coded, repeat more clearly.,编码不清楚,请清楚重覆)。这些五个字符的简语可以用摩尔斯电码单独发送。在网络用辞中,我们也会说一些最常用的摩尔斯商用代码。现在仍然在业余无线电中使用的有Q简语和Z简语:他们最初是为报务员之间交流通信质量、频率变更、电报编号等信息服务的;还有在手提电话的讯息铃声中,厂商依然会将“SMS(...--...)”一句的摩尔斯电码加入,而香港的无线电视,自开台1967年起,每次新闻报道亦会在背景音乐中播放“NEWS TODAY”的音频。
摩斯码表英文字母篇:
A:(短·长)
B:(长·短·短·短)
C:(长·短·长·短)
D:(长·短·短)
E:(短)
F:(短·短·长·短)
G:(长·长·短)
H:(短·短·短·短)
I:(短·短)
J:(短·长·长·长)
K:(长·短·长)
L:(短·长·短·短)
M:(长·长)
N:(长·短)
O:(长·长·长)
P:(短·长·长·短)
Q:(长·长·短·长)
R:(短·长·短)
S:(短·短·短)
T:(长)
U:(短·短·长)
V:(短·短·短·长)
W:(短·长·长)
X:(长·短·短·长)
Y:(长·短·长·长)
Z:(长·长·短·短)
数字篇:
1:(短·长·长·长·长)
2:(短·短·长·长·长)
3:(短·短·短·长·长)
4:(短·短·短·短·长)
5:(短·短·短·短·短)
6:(长·短·短·短·短)
7:(长·长·短·短·短)
8:(长·长·长·短·短)
9:(长·长·长·长·短)
0:(长·长·长·长·长)
符号篇:
“.” :(短·长·短·长·短·长)
“,” :(长·长·短·短·长·长)
“:” :(长·长·长·短·短·短)
“?” :(短·短·长·长·短·短)
“-” :(长·短·短·短·短·长)
“/” :(长·短·短·长·短)
“()” :(长·短·长·长·短·长)
特殊用语篇:
引对方注意并使其回复:(长·短·长·长·短·长)
对方收到并回复信号:(长·长)
发出信息前的开始命令(己方,并提示叫对方接收):(长·短·长·短·长)
发信错误并更正(使对方知道你发送错误):(短·短·短·短·短·短)
发信结束:(短·短·短·长·短)
符号说明: ● 短音(一秒内); ■■■ 长音(3秒以上); 指令内哨音间隔2~3秒,指令间的间隔30 秒以上(比如重复发送指令需要间隔30秒以上)
通讯(T): ■■■ (一长音) 用于队伍的声音通讯联系,以确定相互之间的哨音方位,在收到哨音指令后发出代表收到指令(同喊话 喂~~~~~ 相似)
集合(U):● ● ■■■ (两短一长) 向哨音的方向集合 (同喊话 集合啦~~~~ 相似)
前进(V): ● ■■■ (一短一长) 休息时发出代表全队出发、行进中发出代表加速前进 (同喊话冲啊~~~~ 相似)
前队等待(W):● ■■■ ■■■ (一短两长) 用于队伍行进距离过长时,要求前队等待后队 (同喊话 请等~~~等~~~~ 相似)
要求支援(S):● ● ● (三短) 当遇到困难需要寻求帮助时发出,收到信号者以通讯音(T)回复表示将前往支援 (同喊话 急!急!急!相似)
求救(SOS):● ● ● ■■■ ■■■ ■■■ ● ● ● (三短 三长 三短) 这是国际通用的SOS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