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简介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s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Geographical Names,缩写:UNCSGN)是一个由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组织的定期举办的国际性会议。

宗旨鼓励各国和国际的地名标准化工作;

促进各国已经标准化的地名信息在国际的传播;

为每种非罗马化的书写系统发展一套单一的罗马化书写系统。

地名标准化会议每五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了九届。在两届会议期间,一个由地理学家、语言学家和地图测绘人员等专家组成的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负责跟踪各项会议决议的履行情况。

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对地名与文化关系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刻、明晰过程。地名标准化会议不再像以前仅仅是从技术角度讨论地名和地名问题,地名的文化特征越来越受到重视。地名标准化的前提是保持地名的稳定,而保护地名文化无疑对保持地名的稳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地名标准化工作,不能脱离文化进行。在地名方面,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形成了一系列的决议:

1987年第五届地名标准化会议6号决议提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

1992年第六届地名标准化会议9号决议指出:“地名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随意改变地名将造成继承文化和历史传统方面的损失”;

2002年第八届地名标准化会议9号决议指出,大会重申“地名作为国家历史和文化遗产一部分的重要性,……敦促还没有采取行动的国家,有系统的收集地名,让广大公众更多地了解继承下来的地名对地方、区域和国家遗产和特征具有的意义”;

2007年第九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上,在中国等国家的推动下,大会做出决议:“地名属非物质文化遗产”。[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