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簪花集序廖觅竹,岭南人氏,诗人,现居广州。武攻兵略、文专诗书画印,诗宗杜甫,兼顾许

廖觅竹《簪花集》

浑、李鸿章之风格。尚诗如水,心史纵横,情、景、意、法尽在其中。风格俊朗、清健、雄浑、霸道,是为一家,著有《簪花集》。

廖觅竹十岁通晓音律,十五岁即有“宿酒灯前客,梧桐水上舟,家书难写在深秋”(《巫山一段云》)等名句。据人统计,其诗句之中,十有八九与“水”有关,故有“小许浑”之称谓(其实更像小杜多一些)。

时人皆知觅竹好以“簪花”二字入诗,如“闪闪腰前双玉佩,亭亭鬓角一花簪”、“他日与君来赴会,簪花仍是少年狂”、“翩翩座上簪花客,本是鸳鸯梦里人”、“簪花聊可忆残梦,对镜难为说往年”、“簪花明镜里,仍是少年头”等等,均是信手捻来,落笔成行。

余尝问及《簪花》之意,觅竹抿然而笑,答曰“一百年来,簪花少年仅二子而已,一者李鸿章之少时,二者当世之廖觅竹是也”,好不轻狂,故以集名《簪花集》。

名作名句评语录巫山一段云(成名作,时年十五岁)

□ 廖觅竹

宿酒灯前客,梧桐水上舟。家书难写在深秋。落笔教人愁。

愁也听风雨,但登风雨楼。苍茫一片下芳洲。望断大江流。

◇《粤西道中记石达开》——岭南诗派自陈恭尹后,几百年间无可与之争雄。

◇《西樵山》——格调高雅,极富浪漫色彩,又能穿越时空,感受其间。

◇《白露寄未婚妻》——穿越一千年,是为唐韵。

◇《粤西行六首》——纵横捭阖,乃七律正宗。

◇《虎门观海》——切合地理,又能声出金石,尽长国人志气。

~~~~~~~~~~~~~~~~~~~~~~~~~~~~~~~~~~~~~~~~~~~~~~~~~~~~~~~~~~~~~~~~~~~~~~~~~~~~~~

以上内容部份参考东莞茶山任公台的《茶山评语录》 庚寅年暮春 于佛山大雨楼 木舟

廖觅竹逸事廖觅竹以诗胜书、以书胜印,诗则主张境界为上、立意高远;书则追求丰腴圆润、姿媚潇洒,故以诗藏金石之音、书藏金石气。

其少时心怀大志,尚武而不好文,家中兵书万卷,百读而不厌。其《相人阁记》“盛世欲名显一州而已,乱世则一试锋芒,争并而起”等句可见其心迹。讲诗堂诗友对其评价是:俊朗潇洒,微饮耳红,好谈兵,时出惊座之语,飘飘然、有小杜之风骨。

弱冠之年,其登临广州越秀山镇海楼,叹服陈恭尹所遗名句“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九日登镇海楼》),从此决意与之一竞高下。其诗“粤北冬寒边草绿,岭南秋热木棉红”(《镇海楼避雨》)、“大雨楼中听粤曲,秋风何处响刀环”(《寻越王台不遇》)等,亦其间于越秀山所作。

觅竹礼佛信道,不食鸡鸭、更无烟酒嗜好,翩翩然如绝世君子。然余每尝渡江来访,其必戏言:“若无上好铁观音,君可不来”,人有所好,果然非假,呜呼!始信觅竹亦非人中圣贤也。

一水一境界

廖觅竹《簪花集》律诗节选《簪花集》分为《诗卷》、《词卷》上下二集,目前为止,仅诗卷作品达300首之多,篇幅之巨,不能一一枚举,以下仅选其部份律诗作品。

七律.粤西道中记石达开

□ 廖觅竹

欲把疏狂指到天,纵横心史想当年。飞沙滚动荒城下,肃气阑干大野边。

劫海无涯须放眼,人间有地好开田。凭谁记得前朝曲,漫抚弓弦作管弦。

注:

粤西之行,归至一镇,有当年石达开屯兵之所,追怀往事,感慨其中。

七律.镇海楼

□ 廖觅竹

区区不过五层楼,扼尽东南十四州。冠冕昔曾多草莽,布衣今此亦王侯。

虎门水逐风云动,广府山随日月浮。问我凭栏心所在,溟溟天地一飞舟。

七律.西樵山

□ 廖觅竹

幻化层林雨或烟,楼台有迹尚飞仙。青山一簇收如掌,古木千寻覆作天。

地断西南曾劫海,江分左右已桑田。就中犹怕登临久,换我人间五百年。

七律.粤西行六首

其一 过肇庆市

郁郁苍山草木阴,斜阳病酒怕登临。粤中气象扑天地,岭外风烟混古今。

书剑行藏三尺泪,功勋出处百年心。兴邦定有拏云手,我自高台抱膝吟。

其二 过云浮市

西门屏障簇如关,越鸟极天飞又还。映水悬浮千帐火,围城远近万家山。

官商潦落同愁绪,子弟相逢两汗颜。莽莽车尘通塞野,沉沉故国在其间。

其三 过两广总督府

久伫督门不胜哀,于斯枉认旧池台。九嶷云雨千峰闭,八桂江山一户开。

岭驾龙蛇从北降,水盘巾带自西来。谁为指点平蛮地,抚治仍需大将材。

其四 过梧州白鹤观

气脉从天奔到底,苍梧形胜楚云西。阴阳对半三江迸,粤桂中分五岭齐。

水上金牛曾作渡,林间白鹤晚来栖。牌楼一自铎铃响,散入秋风乱马蹄。

其五 过桂平县

南国江山士宇冲,翼王胆略并长虹。叠云在目排鳞甲,横岭于关卧角弓。

草色蚕吞孤馆日,波光跃动铁桥风。桂平最是盘龙所,犹有渔樵说霸功。

其六 过白崇禧故居

雄师百万掌中轻,吴楚天低诸葛名。八桂江山何独秀,一朝文武最怜卿。

边城雨热峰林晚,故宅春深草木晴。争不归来将永夜,青灯坐对好谈兵。

七律.寻赵佗墓不遇

□ 廖觅竹

无人解甲种桑田,蛮越何曾有洞天。水合东南舟不渡,岭分汉粤士难穿。

功名决胜三千里,荣辱加身一百年。白发重来如识我,宝刀堪换买山钱。

注:

清明之后,独上越秀山,再寻赵佗墓不遇,有怀。

七律.寻赵佗墓不遇「外一首」

□ 廖觅竹

寂寞千年未可寻,蟠龙岗上久登临。一丘埋尽王侯骨,寸草仍牵士子心。

忆昔何曾伤国步,追贤不外泪沾襟。繁花古道行人少,留与空山宿鸟禽。

注:

蟠龙岗,位于越秀山,岗上建有镇海楼。

七律.寻越王台不遇

□ 廖觅竹

东南险境自成关,未免苍凉山海间。大雨楼中听粤曲,秋风何处响刀环。

一江横锁战船覆,五岭层压铁马翻。千百年来兴霸气,时人攘攘下南蛮。

七律.寻越王台不遇「外一首」

□ 廖觅竹

斗移星换未由衷,人物江山转手空。印绶当时分汉粤,衣冠日下有西东。

干戈划断九州外,霸业营谋百越中。毕竟繁华遮不住,年年秋尽木棉红。

七律.登镇海楼

□ 廖觅竹

一脉中流贯古今,南藩气势此登临。春华渐老频看镜,秋实无多累问心。

短短诗行谁会意,芸芸相识几知音。浮云草木圣贤泪,了望青山未可寻。

七律.登镇海楼「外一首」

□ 廖觅竹

潇洒层楼雨拍空,繁华尽在寂寥中。三江灌下焉无浪,九脉寻回尚有踪。

粤北冬寒边草绿,岭南秋热木棉红。登临爱说霸王事,紫气原来半是风。

七律.虎门观海

□ 廖觅竹

拿云吐气水沧沧,卧虎成门镇一方。地转南交天渐阔,山趋北斗海犹长。

岂因内外分攘抚,定与贼夷论寇王。粤土从来多猛士,焉无大将可安邦。

七律.岁末偏居有怀

□ 廖觅竹

繁华若许变荒丘,怅远无非王粲楼。半世经营闻鬼笑,千番策算见官愁。

蛮乡草动山城寂,斗柄霜垂海气浮。岁末偏居诗酒下,情怀聊作故人酬。

注:

1、 闻鬼笑,典出南朝官员刘伯龙,经商营利甚微,连鬼都笑他。

七律.写给盐城故人

□ 廖觅竹

雨檐听断未成眠,漫把青丝弹作弦。宿鸟平林灯细细,伊人彼岸柳千千。

拈花聊可忆残梦,对镜难为说往年。相看如斯小楼月,揽衣起问几更天。

七律.粤北舍中寄远人其一

□ 廖觅竹

光景那时何太匆,离人到此不相逢。青山落落浮云外,白鸟飞飞细雨中。

春入平芜荒草绿,梦回楼舍木棉红。音书漫道行程好,却看烟花有异同。

后记:

“却看烟花有异同”不若“却看烟花已不同”来得流畅,然前有“不”字相重,不得已而改之。

七律.粤北舍中寄远人其二

□ 廖觅竹

最怕蕉花惹寂寥,闭门仍旧雨潇潇。拈来韵律随云起,种下乡心带酒浇。

红豆水中游子泪,绿杨烟外美人腰。相思有结无从理,枉道春风是剪刀。

七律.我自人间好白头

□ 廖觅竹

识得因缘事已休,昔年何苦太温柔。萦怀泪枕阑珊印,脱手梨香片不留。

此爱此憎此间意,那山那水那时秋。而今侬与春嫁了,我自人间好白头。

七律.相忘人间若许年

□ 廖觅竹

枫叶初将写诺言,读书楼上水云天。汀花岸月行登对,夜雨流星坐比肩。

碧草齐生生白发,青山未老老朱颜。惜君此去汪洋隔,相忘人间若许年。

七律.爱在蓬瀛水一方

□ 廖觅竹

忍说情如隔夜香,无非假作铁心肠。恨由家国山千里,爱在蓬瀛水一方。

底事应随春事了,归期却比梦期长。只今惟有窗台镜,曾照玉人灯下妆。

七律.辞人二首

其一

少日东南几座星,而今散作一江萍。槐乡梦好无从忆,越女情深未敢铭。

才气徒增随白发,酒杯渐小类腰形。年年落木风声里,与子天涯各自听。

其二

一出城门草木青,浮云所寄故人情。十年幽梦如春水,半枕芳华付远行。

勋业谁甘迟作相,文章自愧早成名。扁舟乃旧江湖去,信是天涯月更明。

七律.答人二首

其一

昔曾年少爱登坛,只手拏云气不惭。闪闪腰前双玉佩,亭亭鬓角一花簪。

匣中箫剑时长响,枕畔灯书久未耽。北岸楼高君或见,星天几子挂东南。

其二

情怀今日最天真,心史犹当与子陈。沈约三朝居上位,冯公五代事为臣。

倚天空仗拏云手,绝世难全玉树身。相对达人轻一笑,未甘流俗拜车尘。

七律.一抔沙

□ 廖觅竹

散似荒田合似丘,飞花莫自许情柔。惯看丛苇十方客,还系垂杨三月舟。

故事无凭皆美丽,人生有梦始烦忧。春心暗付微尘里,并作年光指间流。

七律.从知

□ 廖觅竹

从知心性不如僧,一笑情仇况未能。人海浮沉釜中水,世途明灭马前灯。

翻将此刻成追忆,信守曾经作永恒。只恨蓬莱千万里,难为陌路约重逢。

七律.为挽谢女士西藏之行

□ 廖觅竹

百越山高未可留,繁华一派泪中收。天朝有梦兴邦国,戈壁无人种绿洲。

欲利飞沙空过眼,功名逐月尚从头。此身化作转蓬去,吹到蕃疆第几州。

七律.夜宿半岛碧桂花城

□ 廖觅竹

都市霓虹半入窗,繁华一宿枕黄粱。边城落木何其厚,异地秋风倍觉凉。

小岛平浮沙若雪,大江空挂月如霜。十年书剑经行久,换得伤心泪几行。

七律.秋夜感怀

□ 廖觅竹

林花欲闭小窗寒,泣鸟惊飞末药栏。珠水月痕明似玉,云山秋色暗如丹。

卧龙经济悲凉死,魏武干戈老病还。未免伤心前后事,半生功业几艰难。

七律.夜宿南庄

□ 廖觅竹

厌厌无心感物华,得来滋味苦如茶。闲窗半挂石榴子,小院争开玉树花。

驿路行人秋带雨,池塘宿鸟柳含沙。斯时独坐青山晚,隔岸灯明三两家。

七律.送公台入桂其一

□ 廖觅竹

繁华昔是古蛮州,岭海南交许壮游。秋色十分成远别,斜阳一半在高楼。

宁同碧水赊场醉,好向青山买个愁。驿雨芭蕉如有梦,蓼花深处莫回头。

七律.重阳饮次西江岸

□ 廖觅竹

秋来何故每嫌愁,待到重阳倍惜秋。碧水三分行客泪,黄花一束美人头。

车尘带雨枫芦畔,草色连云凫鹥洲。宜把清欢相对饮,不登高处不登楼。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