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古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聊古庙聊古庙是春秋至北魏聊城故城。聊古庙,又名“聊崮庙”在山东聊城东昌府阎寺镇申李庄东。春秋后期,今聊城一带为聊摄国。齐国灭聊国后,始称“聊城”,为齐国西部的重要城邑。聊城城址聊古庙的时间约为一千余年,距今已2500余年。

《聊城县志》记载:“聊城为高阳氏(即黄帝之孙颛顼)莅临之地。”当地人为了怀念他,给他修了衣冠冢,冢旁盖了庙,人称“聊古庙”。明万历年间在此建有庙宇。清宣统二年修纂的《聊城县志》记载:“聊城城西北二十里有高阳氏陵,俗称聊古庙”。其位置在东昌府区城西北7.5公里之阎寺村申李庄东西新河左岸。《续山东考古录》载:“聊城县故城在城西北十五里,今聊古庙,是后人于其地立庙名耳。”。北魏人郦道元记录其当时的风貌说:“城内有金城,周匝有水,南门有驰道,绝水南出,自外泛舟而行矣”,“东门侧有层台秀出”,即鲁仲连射书台。

“聊古庙”,又名“聊王庙”、“颛顼庙”。颛顼乃上古帝王,系黄帝之孙。颛顼墓南,原有一座用以祭祀颛顼的庙宇,清康熙年间,聊城人状元邓钟岳到此,书写“聊古庙”匾额1方,悬于庙门,遂将“聊古庙”之名称沿袭至今。

过去该庙的规模宏大,远近闻名。庙内有钟楼、彭楼、大殿、廊房、后楼等建筑。大殿内供一高约7尺的颛顼帝执圭坐像。大殿后二层阁楼内,塑有颛顼帝及后妃神像。1945年庙毁,现仅存遗址。颛顼庙计划重建,为东昌府区重点开发建设项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