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陵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0-2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巢陵城后晋至北宋初聊城的县城。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聊城旧城因“河决城圮”,于是把县治南迁至巢陵。“巢陵”因巢父之墓而得名。巢父是中国古代名士。他生活在尧舜之时,“山居不营世利”,以树筑巢,居于其中,故称其为巢父。相传,尧曾“以天下让之”,他不肯接受。他死后葬于此地,人称其坟墓曰“巢陵”。旧《聊城县志》说:“今城东南有巢陵城,巢父陵在城十字街东南角”。此城为聊城县和博州的治所,在今聊城东南15里的许营乡大石槽村西,俗称其曰“旧州坡”,或“旧州洼”。宋淳化三年 (992),河决毁巢陵城,聊城县治乃西迁孝武渡西。聊城县治在巢陵的时间为47年。

孝武渡西城 今聊城旧城。宋淳化三年(992),因黄河水患,巢陵城毁,移聊城县治至孝武渡西,即今聊城旧城。熙宁三年(1070)始划定规模,搬运土木,修筑土城。明洪武五年(1372)修建砖城。孝武渡也叫崇武渡。《聊城县志·城池》曰:“孝武渡在通济闸上流”,其位置当在今闸口南聊城一中附近,其渡口西有羊使君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