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默安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2-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夏默安,湖南省安华县有名的饱学先生

相传,1917年夏,毛泽东与好友萧子升到安化游学和作农业调查。夏默安先生是该县的名流,曾毕业于前清两湖学院,任该县劝学所所长,著有《中华六族同胞考说》、《默安诗存》、《安化诗抄》等书,深孚众望。毛泽东闻知后,欲求指教,曾先后两次晋谒,夏默安

先生拒而不见。毛泽东又一次登门拜访,虚心求教。夏默安先生忖度良久,心想相见何妨,一试其才。便吩咐下人说:

“请你告诉他们,见我可以,但必须与我对句。答得上来,就进来谈谈;答不上来,就请自便。”

下人按照夏默安的嘱咐,出去传话给等候在那里的毛泽东。

毛泽东思忖片刻,说道:

“可以。请你转告夏老先生,我们就按照他说的办。”

于是,毛泽东等人就进了夏宅。

夏默安遂见于书房。即出了上联并书于案上以求对。其内容是:

绿杨树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

随即夏默安脱口说道:“知你们是才华横溢的学生,那就请吧。”毛泽东知道这是在考验他的才华,而且是用语气助词作为结尾,这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他就认真地作了思考,在堂内度了几步,挥笔写出了下联。内容是:

青草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

夏默安看了毛泽东的下联,知道他的历史知识是那么深厚,而且文字对仗的是那么的工整,且字也写得遒劲、洒脱,连声叫好,说道:

“好联、好联!这真是好联呀!”他自愧弗如,感到当时有点太小看这个游学的学生了。

于是,他急忙唤出家人,吩咐下去,要热情欢迎,以贵宾之礼,热情相待。酒席之间,他们还谈论了其他一些学问。双方都有收获,都有启发。

临行时,夏默安为了遇到一个有学识的人感到很欣慰,特地给毛泽东拿出银币八元相赠,说道:

“区区小事,不成敬意,请你们以作旅途之资。望请笑纳。”

毛泽东和萧子升考虑到身上确实没有分文了,就收下了他的馈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