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12-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词目:炮火

拼音:pào hǔo

基本解释

1. [shellfire]∶火炮射击或炮弹发射;炮弹爆炸

炮火、火箭纷纷打射贡院。——《广州军务记》

2. [fire]∶火力

被猛烈的炮火打得四分五裂的部队

详细解释

1. 枪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庶政·严缉私贩》:“更有大伙盐徒,南方撑驾大船,北地多驴驮负,弓刀炮火,白昼公行,庄邨任其经过,捕壮不敢稽拦。”

2. 指战场上发射的炮弹与炮弹爆炸后发出的火焰。

田汉《义勇军进行曲》:“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词:“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

3. 亦作“礮火”。发射的炮弹或炮弹爆炸后产生的火焰。

《花月痕》第五十回:“此数日 果斋 正与 闓阳 约定,两边不用礮火,不用队伍,只单骑对战,输的退兵。”孙中山《二次护法宣言》:“不图六月十六日护法首都,突遭兵变,政府毁于礮火,国会遂以流离。”魏巍《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是他们的炮火不行吗?不是。他们的炮火确实凶恶得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