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核工业部计划司副司长-张绍诚张绍诚(1933.12-)福建省长汀人。高级工程师、原核工业部计划司副司长。1951年省立汀中高中毕业。1955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同年9月分配到国家建委建筑技术局工作,1956年底成立三机部(1982年改为核工业部),在基建局任技术员,先后在建工部三院参加601所国内部分的设计、现场设计管理。1960年调到二机部基建办公室,参加审查设计文件,组织国内完成设计任务,年底调到十局任综合组组长。1962年到党组办公室,参加核工业抢建工程的基建调度工作。1964年到办公厅担任部领导秘书。在此期间,起草过一些重要文件、报告,有的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审阅和批准。1974年任办公厅秘书处处长。1980年调任计划司规划处处长,组织并编制长远规划工作。1982年9月—1983年7月到中央党校培训部学习一年。1984年任计划司副司长。1985年任基建办公室副主任,担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常务理事。因长期从事核工业建设并做出了贡献,核工业部特发给荣誉证书。1986年调往中国核工程公司任副总经理,分管计划、工程方面的工作。1987年率团赴日本的东京、北海道考察核电站建设的项目管理。1988年评为高级工程师。1988年10月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特发给“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书和证章。后调回中国核工业总公司计划局。
2、成都教育学院副教授-张绍诚人物简介张绍诚,男,汉族,1935年1月生,四川成都人。1950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部队文化教员。

1956年后在中学和高校任教,成都教育学院副教授,1995年退休。1995年10月聘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现为薛涛研究会理事、成都世界语协会名誉理事,丙戌书画研究会顾问、中国楹联学会顾问,四川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四川对联集成》和《天府联苑》副主编、中南大学楹联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文史杂志》特约编辑。享受成都市劳模津贴。主要成就在国内外报刊发表文史研究文章约200万字;多次任全国征联大赛评委和顾问;创作楹联除刻挂于北京、陕西、广西、深圳及省内外名胜景点、企业名店外,传略收录于《中国对联大辞典》等书,论文多次获学术组织奖。著有《浅易文言文》、《对联选》、《巴蜀趣联解读》、《锦里街名访旧》、《巴蜀方言浅说》等书,主编《成都名胜楹联》、《望江楼楹联选读》、《血肉长城—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对联集》等书,参加编撰《常用文言书面语》、《妙句新译词典》、《名联鉴赏词典》、《中国名人名胜诗联鉴赏词典》、《中国宗教名胜诗联词典》、《巴蜀文化与旅游开发》、《巴蜀诗词》、《治蜀史鉴》、《文史杂志选萃》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