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储存介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1-2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涉密储存介质分为:l 各种硬盘(服务器硬盘、计算机硬盘、笔记本硬盘、移动硬盘)、数据备份磁带、视频磁带、DV磁带、3.5寸软盘等磁性存储介质。消磁1000G以下容量的各种磁性存储介质,硬盘消磁后不能再次使用,磁带可以继续使用。

l 各种U盘存储卡、SD卡、MP3、MP4、mini、手机内存、相机内存等非磁性存储介质,清除后介质可以继续使用。

定期检查涉密系统,从软件上把好安全保密关

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检查。现在,各种病毒、黑客层出不穷,越来越难以防范。通过定期的安全检查可以发现安全隐患,堵塞安全漏洞,消除不安全的苗头。检查的内容应该包括:系统安全漏洞补丁,硬盘的工作状态,系统进程中有无恶意插件运行,病毒是否驻留内存;检查网络状态,发包的程度、大小等。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就要立即采取措施弥补,保持系统和硬盘的正常工作,这样既可以减少硬盘故障的可能,保证数据安全,也会减少涉密资料的丢失或泄露的风险。

加强管理、堵塞管理制度上的安全漏洞

工作中,要对涉密人员加强管理和教育,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措施来保证涉密硬盘等存储介质的安全。说到底,保密措施在得力,技术再先进,但如果我们不去按照执行,仍然将涉密存储介质任意维修、随意处置,那么涉密数据的安全就不能达到有效的保障。因此,要求涉密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还要有较高的安全意识,要有保密工作的敏感性,有对国家秘密的高度责任感。有了这些保证,才能堵塞涉密数据泄露的危险,保障国家秘密的安全。

当前,在涉密计算机使用过程中,涉密存储介质(涉密硬盘、涉密优盘等)的使用和管理环节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尤其是在维修和报废处理上不遵守保密管理规定,缺乏安全保密意识,给涉密数据带来很大的安全风险。本文以涉密硬盘和涉密优盘为例,对在涉密存储介质维护和报废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和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希望引起有关单位和涉密人员的重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