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南京大学教授,1933年生于福建福州。195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 陈懿长期从事催化剂、介观化学和材料方面的研究。提出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嵌入模型,对氧化物在其载体上的分散行为做出定量的描述,解决了多晶表面上空位以及阴离子所产生屏蔽效应的计算。阐明了溶液反应合成非晶态Ni-B粒子的机理,发现了制备Ni-P合金粒子液相反应的自催化本质,改进了溶液沸点附近回流加热的制备方法,提出了有效避开水解作用,获得类金属元素含量高的Fe-B非晶合金的固相化学反应方法。近年来,在纳米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晶格氧的活动性与粒子尺寸和催化选择性的关联,低维纳米金属氮化物的制备及其场发射性能等方面都取得良好进展。专著有《穆斯堡尔谱学基础和应用》等。

1979-1981年美国Wisconsin大学访问学者。现任校务委员会顾问、校发展委员会顾问、华英文化教育基金南京大学遴选委员会召集人。曾任《Journal of Catalysis》编委(2000-2005)、国际催化协会中国理事(1992-2000)、中国化学会理事长(1995-1998)、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1995-2000)、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997-2002);1985-1997期间还历任南京大学化学系系主任、常务副校长、代校长等职务。长期从事多相催化、介观化学等研究,多次在国际会议作大会或邀请报告,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八项。1997年当选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发表论文250余篇,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1项,德国、欧洲以及世界专利各一项。

代表性工作:

1. “Studies on supported metal oxide-oxide support interactions (An incorporation model) in Studies in Surface Science and Catalysis 101(19) (1996)1293-1302, (Eds: J.W. Higtower et.al., Elsevier)

2. “Chemic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etal-metalloid ultrafine amorphous alloy particles” Catal. Today 44 (1998) 3-16

3.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tetragonal ZrO2-supported MoO3 and NiO-MoO3 Systems” J. Catal. 177 (1998 )314 -324

4. “A Study on the dispersion of NiO and/or WO3 on Anatase” J. Catal. 193 (2000) 88-95

5. “Characterization of CuO supported on tetragonal ZrO2 catalysts for N2O decomposition to N2” J. Phys. Chem. B 109 (2005) 1251-1255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