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创业管理学与创业经济学创业经济学是反映以创业为基础的经济发展规律,以经济规律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以创业主体与创业客体相互关系为主线,以机会的创造、把握和运用为核心,以提高创业者的素质为目的,综合哲学、经济学、管理学、行为科学、创业学的相关成果,展开自己的范畴体系。因此创业经济学是综合经济学,或以经济学为核心的综合社会学,是比现有的经济学更高层次、更加系统的一般经济学、系统经济学。
创业经济学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创立,是第一个中国人的原创性经济学体系《对称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也是创业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创业经济学的范畴及范畴体系,阐述了创业经济学的逻辑与历史的必然性。创业经济学的创立,实现了经济学科学范式的转换,提供了以创业为基础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价值经济学与人性经济学、静态经济学与动态经济学、结构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物质经济学与知识经济学进行整合的框架,以经济学为核心对哲学、管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进行综合的方法,确立了经济领域的主体性原则,为创业管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规范与推动了创业实践的发展,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创业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学科提要】我国著名的管理学家陈世清先生运用其首创的“五度空间”的方法与模式,以陈世清先生首创的知识运营学为指导、以创业经济学为主导,顺应就业潮向创业潮转变的历史趋势,首创创业管理学,指出必须以MEA代替MBA作为管理学的主导模式,揭示了MEA同MBA的联系与区别,论证了MEA的科学体系与教学体系,实现了管理学的范式转换,为经济领域的主体性原则提供了可操作的模式。是第一个中国人的原创性管理学体系《对称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学科关键词】MEAMBA 创业管理学学科群 金领阶层 企业家 老板
MEA:培养知识运营的主体
MEA及其与MBA的联系与区别
MEA(MasterofEnterpriseAdministration),创业管理硕士。
MBA(MasterofBusinessAdministration),职业管理硕士。
(1)MEA与MBA的共同点:
两者都研究企业管理的规律,都要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员企业管理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2)MEA与MBA的不同点:
Business的词义是职业, MBA词源学意义上是职业管理硕士;
Enterprise的词义是创业,MEA词源学意义上是创业管理硕士。
因此两者有本质的区别。MEA与MBA的具体区别:
①在理论背景方面:
MBA是典型的传统管理学,传统管理学的理论背景是传统经济学;MEA的理论背景是创业经济学。创业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在对象、性质、方法、结构、内容、功能、社会作用等方面都有本质的不同。从传统经济学到创业经济学是科学范式的转换,是经济科学发展的革命。
②在课程设置方面:
MBA主要是传统的管理学课程再加上案例分析;而MEA课程主要包括:创新管理学、创造管理学、创业管理学、创业工程学、创业经济学、企业家学、机会管理学等以创新为前提、以创业为基础、以机会管理为核心的新兴的学科系列。
③在理论内容方面:
以创业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MEA,同以传统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MBA,两者所具体掌握的管理规律,在前提、层次、范围、目的、人在规律中的主体地位都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比后者更有创新性、创造性、系统性、全面性、可操作性。
④在培养目标方面:
MBA是培养职业经理人或以职业为老板的人,而MEA是培养企业家或以老板为职业的人。
⑤在教学方法方面:
MBA主要是案例分析,核心在规范管理技能。由于MBA学员的服务对象是已有的企业,限于条件,学员在学习期间所进行的案例分析本质上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MEA主要在于实务操作,核心在创业管理技能,因此学员在学习期间就必须通过实际的创业活动来掌握相关技能。
开设MEA课程的必要性
MEA通过建设创业学理论来指导创业工程
MEA通过转移MBA的视角、扩展MBA的视野、提升MBA的层次、深化MBA的内容,来提高它的认识与实务操作功能,以指导创业工程。
MEA通过培养企业家阶层来推动创业工程
我国目前最缺的是企业家阶层,并不是白领阶层。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提是党政分开、政企分开,这产生了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是经济体制改革根本方向的偏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种偏见有合理的因素,但由此产生了把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混为一谈的另一种偏见。实际上,以经营权为中心同所有权的统一是当今时代经济体制发展的根本方向。相应地,真正的企业家应该是创业型企业家,即以老板为职业的人。它同职业经理人相比,层次更高,同时也必然拥有股权,这种股权的拥有不是以企业家的实物投人为依据,而是以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所付出的智力和机会成本为依据。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区别,类似首席执行官和总经理的区别。目前开设的与企业家相关的课程,基本上是把企业家定为职业经理人或总经理一类,不利于真正的企业家阶层的培养与形成。
MEA通过建立创业型组织来规范创业工程
创业及在此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大量中小企业,在此基础上培育出来的人和企业的个性、创造性、主体性,形成的公平竞争的法律道德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企业一次创业与二次创业、保持企业活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在二次创业时期,创业型组织是比学习型组织更高级、更有生命力的企业组织模式。
MEA通过指导、推动、规范创业工程,促进就业工程
创业——创造事业,既包含了创造企业,也包含了创造职业。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急剧转换,原有的“铁饭碗”观念已经被打破,大量的下岗员工、每年数百万的大中专毕业生、在新一轮的土地改革中解放出来的数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都面临着就业的重大选择:一是到别人的企业打工,二是自己创办企业。前者渠道有限,后者潜力无穷。MEA通过指导、规范和推动创业实践的发展,促使创业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规范创业前提下的普及创业,才能使各种资源得到直接的优化组合,实现高就业、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使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MEA通过指导、推动、规范创业工程,促进就业工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深厚的社会基础。
怎样开设MEA课程
建设创业学学科群
创业学学科群,上面提到的七门课是主干。由于是科学范式的转换,由这主干来整合传统管理学,可以衍生创业学的各分支学科:一级的如创业知识运筹学、创业资本运筹学、创业资产运筹学、创业产品运筹学;二级的如创业战略管理学、创业组织行为学、创业名牌管理学,从而使创业管理学的科学殿堂更加丰富多彩。这是管理学发展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
先试点,后推广
由于公办院校体制僵化,民办院校体制灵活,可以先在若干民办院校开展MEA这一全新课程的试点教育,待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后,其学位再争得教育部承认,然后再在公办院校及其他民办院校推广。
MEA由于适合社会更新潮、更深层、更广泛的需要,将势必成为社会最热门的学科,并逐步风行全球;而MEA教育也势必成为教育产业新的亮点。
知识运营学与创业管理学是创业工程的理论指导。
创立者简介陈世清:他拥有自己的哲学范式、经济学范式和中国人第一个自己原创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管理学体系、擅长跨学科研究而在学术上自成一家,曾出版《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等四十多部著作,并公开发表数十篇经济学、管理学、哲学论文,论文多次转载并多次获奖,他是五度空间理论、对称哲学、对称逻辑、对称经济学、再生经济学、和谐经济学、对称管理学、人类二次创业理论、知识运营学、创业经济学、名牌经济学、共有制理论等经济理论的创始人,致力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做出创新性成果,被称为“中国的爱因斯坦”、真正的经济学家。
参考资料陈世清著:《创业经济学论纲》,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哲社版)》(CN)2003年2期
陈世清 编著:《做一个经天纬地的老板》
中国物资出版社04、9
陈世清 著:《经济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05、1
陈世清 编著:《人格是最大的资本·培养最优秀的老板》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05、1
陈世清 编著:《商道核裂变》
华文出版社05、1
陈世清 著:《老板与孔子的对话》
中国经济出版社05、1
陈世清 编著:《管理智慧》
中国发展出版社05、4
陈世清 著:《和谐经济》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05、5
陈世清 著:《幸福经济》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05、5
陈世清 著:《稳定型经济》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05、5
陈世清 著:《再生型经济》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05、5
陈世清 著:《老板与老子的对话》
中国经济出版社06、1
陈世清 著:《老板与孙子的对话》
中国经济出版社06、1
陈世清 编著:《和谐商场》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06、1
陈世清 编著:《和谐领导》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06、1
陈世清 编著:《和谐管理》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06、1
陈世清 编著:《和谐分配》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06、1
陈世清 编著:《和谐做事》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06、1
陈世清 编著:《经商先做人》
中国市场出版社06、11
陈世清 著:《对称管理》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07、1
陈世清 著:《中国经济解释与重建》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09、7
陈世清 著:《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1
陈世清 编著:《顶级老板顶级员工》
华文出版社2010、2
陈世清 著:《对称经济学》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3
同名书籍基本信息书名:创业管理学
ISBN:750045970
作者:李良智,查伟晨,钟运动主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定价:30
出版日期:1900-1-1
版次: 1简介本书是为培养财经管理人才和创业人才的高等学校经济学与管理学等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编写的教材,该书突出了理论指导实践的特点,主要阐述创业者必须了解的创业与创业精神、创业类型与模式、创意与机会识别、创业者应有素质及创业团队的组建、创业信息的获取、新创企业和融资渠道与方式、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及应注意的问题,新创企业的法律事务、新创企业的市场营销与管理、新创企业收获与退出策略等知识与技巧。
本书既可以做高等院校的教材,也可以作为自主创业者、企业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以及企业管理者的学习参考用书。目录前言
第一篇创业概论
1创业与创业精神
1.1创业的含义
1.2创业的类型
1.3成功创业的意义
1.4创业过程的一般模型
1.5创业精神
1.6中国创业活动概况
2创意与机会识别
2.1认识机会——起源与导向
2.2创造力与创造
2.3机会识别——潜在价值评价
第二篇创业创建
3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3.1创业者特质和技能
3.2创业团队的组建与管理
3.3创建学习型团队
4创业信息的获取
4.1市场信息
4.2创业政策与法规
4.3信息处理不当的陷阱
5新创企业融资
5.1新创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5.2创业资金需求评估
5.3融资渠道与方式
5.4创业投资
6商业计划书
7新创企业法律事务
第三篇企业成长
8新创企业市场营销
9新创企业成长管理
第四篇创业收获
10创业收获与退出策略
参考文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