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1-3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单位概况】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9年12月30日。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南京大学实施学科拓展提升战略,意在促进基础学科向高新技术学科和工程学科延伸和拓展,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基础上重新组建的工程学科类的学院,是南京大学电子信息领域主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

学院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和五十五研究所共建,设有电子工程系、微电子与光电子学系、信息电子学系、通信工程系,覆盖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其中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无线电物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

【科研支撑】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124人,教授30名,副教授 27名,高级工程师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长江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创新人才6人)。

建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后研究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技术三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无线电物理学及生物医学工程等硕士学位授予权,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信号与信息处理、无线电物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科研领域】科学研究方面,坚持以科学技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学院承担着大量的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等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以及省、部、委科研项目及国际合作的研发项目,产生了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院参与“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筹建工作,现有“光电信息功能材料”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电磁波特征信息调控与应用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超导电子学研究所、微电子设计研究所、通信技术研究所、生物医学电子工程研究所、嵌入式软件研发中心和微波技术研究室等科研机构。在嵌入式系统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生物识别技术、现代信号与图像处理、智能交通等电子信息前沿领域形成了扎实的学科基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功能定位】学院以“学研联合、强化特色、推进交叉、抢占高点”为发展思路,遵循新型工科办学的基本范式,浓郁工程学科的文化氛围,内涵发展与外部拓展相结合,走高水平、特色型的发展之路,融入国家和地方创新体系,创建一流学科方向,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一流创新人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