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性味]性寒,味甘。

[功效]利湿热。

[宜食]适宜胃中积热者食用:适宜妇女妊娠高血压者食用;适宜矽肺患者食用;适宜肥胖症患者食用;适宜便秘,痔疮,寻常殖患者食用;适宜癌症病人及癫痫患者食用。

[忌食]黄豆芽性寒,慢性腹泻及脾胃虚寒者忌食。

[按语]黄豆芽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蔬菜,是较好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来源。据分析,在每100克黄豆芽中,含蛋白质11.5克,脂肪2克,糖7.1克,粗纤维1克,钙68毫克,磷102毫克,铁1.8毫克,胡萝卜素0.03毫克,维生素B10.17毫克,维生素B20.11毫克,烟酸0.8毫克,维生素C20毫克。据研究,黄豆在发芽4-12天时维生素C含量最高,如同时每天日光照射2小时,则含量还可增加一倍。但不宜日照过久,以免豆芽变老而降低口味。

此外,大豆芽中含有硝基磷酸酶,能补充瘴痛病人大脑中所缺乏的这种酶,因此大豆芽有缓解癫痫病的作用。豆芽中新产生的叶绿素成分能防止直肠癌和其他癌变的发生,豆芽中富含维生素E,对防癌也有好处。

兵小功大的黄豆芽

尽管世界各国饮食文化不同,可对于“吃”要走向“天然、健康”却颇为一致。而当今世界“天然、健康”食物引领风骚者之一,乃是源自我国的豆芽菜。据报导,豆芽在国外非常流行,欧洲、美洲、亚洲的许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都有豆芽的专门制造厂。

到芽菜,大家都以黄豆芽、绿豆芽为主要对象,其实牙菜的对象很广,既包括黄豆芽、蚕豆芽、豌豆芽等豆类,又包括小麦、大麦、荞麦等谷类,还包括萝卜、空心菜、芥菜等蔬菜类,再加上苜蓿等牧草类的种子,经过发芽之后,都称为“芽菜”,可供食用。唯要注意的是土豆、红苕和玉米的芽,在萌芽期因含有黄曲霉素,应避免芽,这里仅谈人们常食的黄豆芽。

黄豆芽作为蔬菜,是我国走在世界前列的食品加工科技成就之一。

战国时期就有豆芽,称为“黄卷”,传说当时主要做为药用。

黄豆芽虽小得很不起眼,可它却能雅俗共赏。黄河流域春节家宴的十香菜,黄豆芽是主要用料;干煸黄豆芽是一款川菜,是把豆芽放在锅里煸干水分,再起油锅,加干辣椒同炒,吃起来又香、又韧、佐酒、下饭都十分理想。黄豆芽排骨汤,不只豆芽、排骨十分可口,汤也特别浓。肉片焖豆芽是很要火候的,只要火候到家,肉似红烧肉,豆芽也腴且鲜。

黄豆芽栽培容易,不需要土壤和施用肥料,且供应迅速,从“播种”到“收获”约一星期,没有哪一种蔬菜像豆芽比较丰富,不仅含有粗蛋白和氨基酸,也含有钙、铁等矿物质及维生素,尤其维生素C的含量极高。

据营养学家指出,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减少人的斗志。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美国、日本等国已将芽菜列为国防的唯一战备菜。

或许就是由于芽这个“小兵”的作用很大,所以中国人对于黄豆芽也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切感情,除了因为它的寓意深远的外形惹人怜爱外,最重要的还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在市面上看到它的踪影,而且不受天气的影响,无论其它蔬菜价格是如何涨跌,豆芽的价格通常是维持一斤一元上下,绝对符合中华民族对“价廉物养”的要求。

黄豆的维生素C属于水溶性,烹调时应尽量养活其损失,最好的方法是烹调过程要迅速,或用油急速快炒,或用沸水略氽刻取出调味食用,何况豆芽的风味主要在于它脆嫩的咬感,煮炒得太过熟烂,营养和风味尽失。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若是用黄豆芽做汤菜则另当别论,必须久煮久熬,让豆芽的鲜味尽留在汤汁里,使人们从汤汁中享受豆芽的功德。

营养分析黄豆芽具有清热明目、补气养血、防止牙龈出血、心血管硬化及低胆固醇等功效。春天是维生素B2缺乏症的多发季节,春天多吃些黄豆芽可以有效地防治维生素 B2缺乏症。豆芽中所含的维生素E能保护皮肤和毛细血管,防止动脉硬化,防治老年高血压。另外因为黄豆芽含维C,是美容食品。常吃黄豆芽能营养毛发,使头发保持乌黑光亮,对面部雀斑有较好的淡化效果。吃黄豆芽对青少年生长发育、预防贫血等大有好处。常吃黄豆芽有健脑、抗疲劳、抗癌作用。黄豆在发芽过程中,黄豆中使人胀气的物质被分解。有些营养素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了。近年来发现黄豆芽中有一种硝基磷酸酶,可以减少癫痫发作。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青少年可多食,孕妇多食对缓解妊娠性高血压和产后便秘有一定效果;

2. 虚寒尿多者慎内服。烹饪指导

1. 在生发黄豆芽时注意豆芽不要生得过长。

2. 烹调黄豆芽切不可加碱,要加少量食醋,这样才能保持维生素B不减少。

3. 烹调过程要迅速,或用油急速快炒,或用沸水略氽后立刻取出调味食用。

4. 加热豆芽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好时间,八成熟即可。没熟透的豆芽往往带点涩味,加了醋即能去除涩味,有能保持豆芽爽脆鲜嫩。

5. 黄豆芽配豆腐炖排骨汤,对脾胃火气大、消化不良者很适宜。

6. 勿食无根豆芽,因无根豆芽在生长过程中喷洒了除草剂,而除草剂一般都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

7. 应用于失血性贫血;黄豆芽250克,大枣15克,猪骨250克,加水适量久煎,加盐调味,一天分3次,食豆芽、饮汤。

食疗作用黄豆芽味甘、性凉,入脾、大肠经;

具有清热利湿、消肿除痹、祛黑痣、治疣赘、润肌肤的功效;

对脾胃湿热、大便秘结、寻常疣、高血脂有食疗作用。

其他相关

豆芽始见载于《神农本草经》,作为中品收载,系以黑豆所制,且有性味、功效的记载,说明应用已久。

黄豆芽始见载于《山家清供》。至明清之际,豆芽之类已入食籍。

18世纪华人将豆芽带入欧美,到20世纪后期被国际现代营养学界所重视,在西方曾掀起“豆芽热”,将之列为“健康食物”,对其营养保健之功的认识正在深化中。

备注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无根豆芽多数是以激素和化肥催发的,无根豆芽是国家食品卫生管理部门明文禁止销售和食用的蔬菜之一,豆芽看起来肥胖鲜嫩,但有一股难闻的化肥味,甚至可能含有激素,千万不要食用。

食疗价值黄豆浸水发芽而成。趁新鲜时用。

性味甘微寒。能清热利湿、消肿除痹。用于脾胃湿热,因倦少食;脚气水肿或湿痹拘挛。此外,现代又用于寻常疣。可单用,煎汤服或素炒食。每日可用250g左右。本品较黄豆易于消化,又无腹部胀气的副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