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蜡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2-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名:光蜡树

别名:白鸡油、脱皮树、山苦楝、台湾白蜡树

英名:Griffith's ash, Formosan ash

学名:Fraxinus formosanaHayata

科名:木犀科 Oleaceae

光蜡树,又名白鸡油或称台湾白蜡树,是土生土长的台湾树。半落叶性乔木,株高约18公尺。树木茶褐色,会呈小薄片状剥落,使树干形成美观的云形剥落痕纹路。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倒披针形,叶背粉白,有波状缘,两端尖锐,叶面光滑;小叶着生处有赤褐色关节,叶柄上有翼状凹沟,秋天会变黄。花序圆锥状;花白色,小但生长细密,有四片花瓣及分歧明显的柱头。翅果长线形,成束挂在枝头,十分赏心悦目。

分布于1500公尺以下的山地,尤其以溪谷崩塌地及河床地为多。八卦山边缘的彰师大校园内列植为行道树。光蜡树是优良绿化树种及庭园树、行道树。木材并可用作为建筑及家具材料。

据说其树液为很有观赏及教学价值的甲虫独角仙成虫所嗜食。

【辨识特征】

1. 半落叶性乔木,高可达20~30公尺,树干通直,树皮薄而易剥落,灰茶褐色。

2. 一回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2~5对,长椭圆形,长5~7公分,宽2~3公分先端锐尖形或渐尖形,基部钝形或楔形,全缘,厚纸质。

3.圆锥花序顶生,花密生,白色或灰白色,花序长10~15公分,花萼截断状,浅裂,裂片三角形,花冠深4裂,椭圆形,雄果实为翅果,连同翼长2~3公分。果期6~8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