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真自治县2006年脱毒甘薯推广实施方案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1-02-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为进一步做好我县脱毒甘薯推广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2006年脱毒甘薯推广任务,特拟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及任务分解

2006年,市下达我县脱毒甘薯推广面积任务2万亩,要求平均亩产达2000公斤以上。各乡(镇)要按照分解的任务(详见附表),迅速做好安排落实工作,并将落实情况和分户花名册于2006年2月25日前报送县农业局。有整村推进任务的乡(镇),要尽量将面积落实到整村推进的村。坚持试点、示范原则,旧城镇、三桥镇要做好集中连片500亩的高产示范基地建设,其他乡(镇)要搞好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的高产示范样板建设,力争平均亩产3000公斤以上。

二、种薯调运及资金筹措

2006年我县脱毒甘薯种薯统一由县富通公司提供。按照“种薯供给与计划面积配套”要求,根据任务分解计划,按30公斤/亩配套调运各乡(镇)。种薯经费来源渠道分为三个部分,市财政补贴72元/亩、县扶贫资金补贴10元/亩、农户实际承担8元/亩。为保证种植农户施用脱毒红薯专用肥料,按20元/亩标准给予农户补贴。种薯经费及专用肥料补贴所需资金,由县财政捆绑市财政补助资金、县扶贫资金予以解决。市财政资金补贴和县扶贫资金补贴,由乡(镇)人民政府按农户实际落实面积登记购种花名册,审核盖章后报县农业局,由县农业局按程序上报市农业局,市种子公司核实后统一向供种商付款;农户承担部分种薯购种资金,由乡(镇)人民政府待农户面积落实后,向农户收取统一交县农业局,再由县农业局统一支付给县富通公司。市人民政府统一安排的推广经费,50%用于支付技术推广工作经费,50%用于支付行政、技术等承包费用。

三、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工作落实

为了确保2006年我县脱毒甘薯推广工作任务全面完成,自治县人民政府将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农办主任担任,成员由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县扶贫办、县畜牧局、县信用联社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督促检查任务的落实,协调和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明确一名领导具体负责抓此项工作,乡(镇)农推站、扶贫站要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四、强化技术培训,确保技术到位

县农业局要成立技术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组织乡镇农技干部抓好示范点和开展相关的技术研究;要派技术干部深入到乡(镇)、重点村,对农民骨干分期进行栽培技术培训,发挥好这部分人的示范带动作用;要统一编印脱毒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资料,通过召开群众会、发放技术资料和播放CVD光盘,对种植脱毒甘薯的农户进行全面培训,确保技术指导百分之百到位。各乡(镇)领导要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早宣传、早发动、早落实”;要与县农业局加强合作,通过召开群众会,散发宣传资料等多种措施发动群众,将政府的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讲透,将栽培技术讲细讲实,使农民一听就明、一讲就懂、一看就会。

五、责任明确,推行双向承包制

2006年,我县脱毒甘薯推广实行双向承包责任制,行政干部包面积落实,技术干部包技术指导。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宣传发动、面积规划与落实、分户花名册登记和种薯调运发放,协调解决脱毒甘薯推广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县农业局负责技术资料的编印和实施方案的制定,乡(镇)农推站、扶贫站负责技术培训、田间技术指导、创办高产示范基地、开展相关技术试验研究(试验方案由县农推站统一制定、指定乡镇站实施)。

六、生产阶段及时间安排

1.1月——2月上旬:宣传发动、落实面积、上报花名册。

2.2月中旬——3月上旬:调运种子、开展第一次培训。

3.3月中旬——3月下旬:指导、督促农户育种。

4.4月上旬——6月上旬:开展第二次培训,指导农户苗床管理、犁土、起垄、扦插。

5.6月中旬——10月中旬:指导农户加强田间管理。

6.10月下旬——11月上旬:组织有关人员测产验收,资料汇总,撰写技术工作总结报上级有关部门。

七、生产业绩考核

各乡(镇)脱毒甘薯生产任务完成业绩列入粮食生产考核内容。[1]

附表:

2006年全县脱毒甘薯任务分解表

乡(镇)

推广面积(亩)

用种量

(万公斤)

玉溪镇

1500

4.5

上坝乡

800

2.4

三江镇

800

2.4

隆兴镇

1000

3

棕坪乡

500

1.5

旧城镇

4000

12

桃源乡

800

2.4

忠信镇

1000

3

洛龙镇

1000

3

河口乡

1000

3

阳溪镇

600

1.8

三桥镇

5000

15

大矸镇

1000

3

平模镇

1000

3

合 计

20000

60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