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产业是我县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为认真落实好市人民政府作出的“打造百万亩茶海”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县茶叶产业化建设步伐,使茶叶产业尽快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优势产业,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支撑,走“公司+基地+农户+协会”的路子,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扩大种植规模,推行标准化生产,搞好精细化加工,打造名优品牌,尽快把我县茶叶产业培育成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精细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农业主导优势产业之一,与烤烟、畜牧等产业一起形成道真农业产业群体优势,努力构建多产业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二、任务目标
坚持“一烟二畜三特”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着力突出茶叶产业在特色产业中的重要地位,通过5年努力,到2010年,全县建成茶园10万亩,其中2006年新建茶园2.5万亩。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叶精细加工厂10个以上,打造出2-3个名优品牌。到盛产期年产茶叶4500吨以上,实现产值4亿元以上。
三、政策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强大合力
五年建成10万亩优质茶园,参与的工作部门较多,涉及的种茶范围比较广。因此,全县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到推进茶叶产业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把农村资源转到城市,把城市技术带到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要充分认识到推进茶叶产业化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又一优势主导产业,是我县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要充分认识到我县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具有比较成熟的条件。一是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为我县加快推进茶叶产业建设提供了难得的项目支持;二是我县特殊的小区域气候和微酸性土壤,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加之我县远离污染源,具有开发纯天然、无公害富硒富锶有机茶的优越条件;三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茶叶龙头企业——县宏福茶业有限公司具有多种资格认证和创立了茶叶名优品牌;四是我县与西南大学成功合作,为推进茶叶产业化建设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五是名优茶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特别是无公害有机绿茶,符合现代人的消费理念,具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六是茶叶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我县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以上这些都是我县加快推进茶叶产业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优势所在,因此,全县上下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上来,用全新的视角拓宽茶叶产业化经营思路,用积极的工作态度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用先进的生产经营模式加快推进茶叶产业化建设,尽快把茶叶产业培育成为我县的主导优势产业。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激励机制
各乡镇人民政府尤其是重点建设乡镇要把茶叶产业化建设纳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精力抓、相关部门具体抓、全乡(镇)上下齐心协力抓的工作机制。县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要协调解决全县茶叶产业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加强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支持龙头企业和茶叶协会发展。将县农业局发展茶叶的职能和有关技术人员划转到县农办,适当增加编制,成立副科级的县茶叶产业化建设办公室,与县农业办公室合署办公。茶叶重点建设乡镇也要成立领导小组,在经发办加挂茶叶工作站牌子,配备相应的茶叶专业技术人员,解决乡镇在茶叶产业化建设中的技术指导服务问题。县人民政府从2006年起,将茶叶产业化建设纳入对乡镇的年度综合考核,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各乡镇也要结合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奖惩制度,调动工作积极性,促进茶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大扶持力度
资金投放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民投工投劳为辅”,按照可行性报告论证要求,2006年优质茶产业化基地建设投资概算为5512.5万元,其中县政府融资4000万元,农民投工投劳折资1512.5万元;政府融资从2007年起,由县财政将当年还本付息额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按时偿付。项目资金到位后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工商、税务、国土、林业、农业、质监等部门要全力支持茶叶产业化发展,为茶叶产业化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四)科学合理规划,抓好基地建设
立足资源优势,着眼市场需求,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在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以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茶为主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坚持因地制宜,以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较好的玉溪、河口、大矸、上坝等4个乡镇为重点。涉及到的乡镇要以县下达的计划为依据,坚持生态适应性、连片规模化、茶苗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科学制定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着力建设一批种茶专业村和专业户,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新垦茶园要求海拔1200米以下,坡度25°以下,土壤PH值为4.5— 6.0,土层比较深厚的适宜区域。要全面推广无性系良种,统一种植技术,提高栽植质量,杜绝茶籽点播。
(五)扶持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龙头企业是推进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对有条件的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企业,给予重点扶持。要引导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加基地、基地带农户”等组织形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茶叶生产;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与茶农结成资源共享、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以市场为导向,龙头企业为主体,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实施品牌战略对促进茶叶产业化的发展至关重要。要重点扶持宏福茶业有限公司,鼓励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联营兼并”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和扩张改制,优化资源配置,实行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创建知名度更高、生产规模更大、产品质量更优、经济效益更好的知名茶叶企业。要切实维护和进一步提升“仡佬银芽”、“仡佬玉翠”两个品牌,积极参与国内外举办的茶文化、茶评比、节庆典等各类茶事活动,大力宣传推介我县茶产品,倾力打造我县富硒名优绿茶品牌,不断提高我县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六)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一是加强茶业技术队伍建设。各级要把茶叶技术队伍建设作为茶叶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建设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茶叶产业专业队伍。组织人事部门要通过引进茶叶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从在职技术干部中选派人员到大专院校参加培训等形式,切实解决茶叶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与西南大学的联系与合作,定期邀请西南大学的专家、教授来县培训指导,充分发挥其在科学研究、成果运用、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各类培训,加强对现有科技人员和种茶大户的技术培训,造就一批种茶制茶能手,搞好典型示范,在茶叶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大力推广适用技术和先进经验,按照生产绿色和有机食品的要求,做到原料生产无公害和产品加工清洁化,努力提高我县茶叶产业的科技水平。二是加强茶叶产品标准化建设。聘请具有资质的单位,参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认真研究制定道真茶叶生产、加工的相关标准,尽快向有关部门申报认可并严格执行,开辟我县茶产品进入市场的“绿色通道”。三是加强茶业协会建设。县茶叶产业协会要进一步健全组织,完善职责,发挥作用,做好全县茶叶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重点乡镇要组建茶叶产业分会,主要负责茶叶产销服务、工作协调、信息传递等工作,提高茶叶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四是加强茶业信息体系建设。建立道真茶叶信息网,广泛搜集和发布茶叶产业相关信息,促进全县茶叶产业化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二〇〇六年八月八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