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物备急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组成】大黄30克,巴豆(炒研如脂或用霜)30克,干姜30克

【功用】攻逐冷积

【主治】食停肠胃,卒然心腹胀痛,痛如锥刺,四肢厥逆,苔白而润,脉象沉紧或迟者

【古籍论】本证由于食寒饮冷,阻滞中焦,以致气机痞塞,升降失常。故用巴豆峻下寒结,,以通其闭,干姜温中散寒,以顾脾阳。若食成积,非用大黄之荡涤,否则不能消其食,故用大黄,攻积导滞,以推陈致新,并能监制巴豆辛热之毒。

【点评】本方证是由于食寒饮冷所致,是阴盛寒结之证,故以攻下为主,辅以温中

三物备急丸

【来源】《金匮要略》卷下。

【异名】大黄备急丸(《医学入门》卷七)

【组成】大黄30克 干姜30克 巴豆30克(去皮、心,熬,外研如脂)

【用法】上药各须精新,先将大黄、干美研末,再研巴豆,与上末和匀共捣为散;或炼蜜为丸,瓷器密贮。每服大豆许 3~4丸,温开水送下。或药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愈;如未愈,更与3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愈;若口嗷,亦须折齿灌之。

【功用】攻逐寒积。

【主治】寒实冷积内停,心腹卒暴胀痛,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大便不通。

【方论】方用巴豆辛热峻下,开通闭塞;干姜辛热,温中暖脾;大黄苦泄通降,一以制巴豆辛热之毒,一以协巴豆泄下通腑,且大黄之寒,得巴豆、干美之热,则其性大减。故三药配用,共奏攻逐寒积之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