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斯坦·博丹(Stan Berenstain),(美)简·博丹(Jan Berenstain) 绘著,张德启 等译
出 版 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1
版次:1
页数:15
字数:100000
印刷时间:2004-1-1
纸张:胶版纸
印次:1
I S B N:9787537147736
包装:平装
作者简介 斯坦和简均于1923年出生在美国费城。十八岁时,两人在费城艺术学院学习时相遇,并于1946年4月13日结婚。在服役的几年中,斯坦为一家部队报纸画卡通漫画,并从此开始了写作和绘画生涯。斯坦和简一起开始创作了一套成人喜剧家庭大观,并从1956年开始在《好管家》杂志上刊登直至1990年。
随着《家庭大观》漫画集以及其他几本成人幽默漫画图书的成功,斯坦和简夫妇俩感到更愿意做儿童画书。他们的两个儿子麦克尔和里奥非常喜欢苏埃斯博士这套书,而这套丛书的作者也邀请夫妇俩为他的丛书写故事并画插图,结果,于1962年,夫妇俩的“贝贝熊系列丛书”的第一本《蜂蜜大搜寻》诞生了。
这本书立即大获成功。自此,夫妇俩共创作了250本贝贝熊故事画书。据作者称,之所以选“熊”作为主角是“因为他们能站立,穿着衣服也很漂亮,画起来很有乐趣。”
内容简介 “贝贝熊系列丛书”是由世界著名品牌美国兰登书屋和全球孩子的“行为教育之父”斯坦·博丹联袂打造的一套畅销全球的儿童行为教育丛书,热销全球30多个国家,行销40余年,销量高达2.4亿册,销售量及畅销时间均为少儿读物世界之最。贝贝熊图书是全球家庭教育的首选图书,在创造了多个境外出版神话的同时,使千千万万的家庭找到了育儿的最佳途径。
贝贝熊的形象在美英等国与“米老鼠”、“唐老鸭”一样家喻户晓。它贴近现实生活,侧重幽默教育,全书手绘插图,精美生动。它讲述每个有孩子的现代家庭里都会发生的故事,讲述孩子第一时间面临的各种问题:偏食,怕黑,见啥要啥,房间凌乱,沉迷电视,说谎,乱花钱,作业的烦恼,对陌生人的态度,与父母相处等等,内容典型亲切,引导婉转可行,情理结合,趣意兼具,充满了爱心和智慧,是孩子健康行为的最好的启蒙老师,是家长施教方法的循循善诱者。
编辑推荐 ★兰登书屋全球畅销图书
★世界儿童行为教育之父
★畅销40余年发行2.4亿影响两代人
★孩子们第一时间的启蒙书
★适合阅读年龄:3~9岁
作品解析
《贝贝熊》系列丛书最早是美国兰登书屋出版的一套少儿读物,适合3-9岁的孩子听或读。从四十年代至今的半个多世纪当中,这套丛书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诞生新的内容,不断出版新的品种,它一直行销欧美国家,销量达2.4亿,深受每个家庭的欢迎,得到了孩子和家长们共同的青睐。此次用汉语翻译出版在中国大陆还是首次。
中国近几年经济上发展飞速,物质水平提高很快,而相应的人们精神层面的建设就显得有所滞后,普遍国民素质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作为具有这样国情的一个孩子大国,一个独生子女的大国,对孩子的道德教育、行为教育、习惯培养、心灵塑造等等都成为了学校和家庭最感棘手的问题。在城市里,每个家庭基本都能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学校里的老师也能保证完成对孩子的基础教育,但如何在日常行为和整体素质方面有效地引导和管理孩子,让他们的素养从小跟得上心智的增长,在逐渐长大变聪明的过程中,渐渐成为会自理的、有道德的、有良好习惯、精神文明的人,在这方面家长和老师往往显得无法可效、束手无策,因为传统的说教已经不能被现在的孩子接受了。
而这套引进版《贝贝熊》系列丛书,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已被美国家庭和众多孩子欣然接受的婉转的教育方式, 这套书被称为“美国孩子行为教育父”“第一时间的启蒙书”。
故事围绕贝贝熊一家展开,这个家庭由熊爸爸、熊妈妈和一双儿女组成,就象我们很多普通的家庭。这个家庭和睦友爱,但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也存在很多无法避免的问题。比如熊哥哥和熊妹妹啃指甲、怕黑、作噩梦、懒惰、不愿完成作业、乱花钱、见啥要啥、迷恋电视、不会与他人相处、爱吃零食、爱逞能等等。当父母发现了这些问题时,总是努力试图了解孩子们的感受,用他们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引导,所有的教育都从点滴小事做起。如小熊妹妹对遇到的所有陌生人都不防备,都有着最天真的信赖,这是令家长对小女孩最担忧的事。书中的熊爸爸刚开始用报纸上孩子被拐骗的报道教育她,可熊妹妹从此就不再喜欢去公共场所,见到陌生人都一律害怕,变得成天不快乐;熊妈妈买来苹果又给她讲了一个道理:外表看起来干瘪的苹果不一定就是坏的,而又红又漂亮的那个,心里可能已经长了虫。这个形象的比喻使小妹妹高兴地知道了不和陌生人说话并不等于陌生人都是坏人的道理。”当孩子被噩梦惊醒而感到恐惧时,父母会亲吻孩子,让他说出梦的内容,帮他分析白天的经历怎样扭曲地出现在噩梦中,以消除孩子的紧张感。熊妈妈面对撒谎的孩子,并不简单斥责,她会说:“信任一旦打碎就再粘不起来了。等等等等。熊爸爸和熊妈妈对孩子的爱渗透在每一个细节里,但读者却看不到丝毫溺爱的痕迹。
《贝贝熊》一家灌输给读者的教育方式是不动声色的身教、不讲太绝对的道理,用暗示的、幽默的、正面鼓励的、换位思考的、润物无声的方法,这些方式中蕴藏着教育的智慧和人类的爱心。
书中除了教你解决这些困扰孩子们的问题,还有许多针对成人的真实写照,让人读了好象看到自己,不禁哑然失笑:比如熊爸爸不让孩子们说粗话,可自己着急的时候却一句句冒出来;不让孩子乱吃零食,自己看见却忍不住吃个不停;带孩子去检查身体,可声称自己从不生病用不着检查身体,而最后却躺在了病床上……这些现象提醒我们,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需要自我教育。所以我们给这套书的读者的建议是: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家长和子女共同成长。
《贝贝熊》的故事,源于作者自己一家和生活经历和对日常生活的细微观察,篇篇洋溢着浓郁的亲情,充满了人文关怀。在我们当今这个启蒙教育、行为教育、素质教育呼声愈来愈高的时代,层出不穷的方法论和各种潮流挑战着家长们接受的极限,而贝贝熊一家将带给我们一种以人为本、崇尚平等的行为教育理念和轻松自由的精神空间。
媒体评论
最好的亲子共读图画书/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书评人 安武林
亲子共读是一种充满温馨的阅读理念,这种理念必须建立在一个最基本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一本书必须要家长喜欢孩子也喜欢。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考量,很多书很显然是不能达到这个标准的,或者说仅仅能够让我们这些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和评论的人喜欢。但是,《贝贝熊系列丛书》却是当之无愧的。它非常巧妙地把艺术性和实用性结合在一起,并把家长的教育理念渗透在文字和图画之中。这就很了不起。
从儿童书专业出版的角度看,《贝贝熊系列丛书》是目前国内引进的规模最大的一套亲子共读的图画书。从儿童文学创作的角度看,像这样规模宏大且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如此重要影响的图画书并不多;从儿童书书评的角度看,这套书与所有的亲子共读书都有所不同,因为它所描述的故事恰巧是孩子们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说,这三十本书的故事,都是孩子们在成长中必须经历的一些事件,而在这些经历之中,家长必须予以关注并加以解决。这些问题对孩子的性格、心理、处世、交往、精神、感情等等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我们从心理学的意义上已经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童年的经历对人的一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贝贝熊系列丛书》带给我们这些家长的惊讶,就在于该书的作者对孩子的观察和了解是多么地细致入微。这些细小的事情甚至都会被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所忽略,从我们的眼皮底下溜走,但是,它们却被作者紧紧地抓住了。当我们这些成人在抱怨我们童年的不幸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归之为父母在我们童年时代的疏忽而没有重视我们小小的愿望或者说根本不屑于把我们的小事情放在心上的原因所致。童年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这一点已经有足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资料来支撑。也就是说,《贝贝熊系列丛书》所描述的细小的事件,绝对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小事,而是和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大事。它是所有父母的好帮手,好助手。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我甚至把《贝贝熊系列丛书》称为孩子称职的“保姆”。
《贝贝熊系列丛书》,所涉及的层面以及生活的内容是相当宽泛的,兄妹相处,与父母相处,与朋友相处,怎样培养良好的习惯,怎样改正自己的缺点等等,如果从更高的意义上说,这些就是自我调整、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这些非常庄严的话题了,是一个怎样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一面镜子、有一个参照系、怎样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的问题了。一个健全的人,在我们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而我们家长所忽略的,也恰恰是对孩子日常行为的教育,以及心灵上的关注。更为确切地说,是我们家长不能够细致而又体贴地观察和分析孩子们日常行为上琐碎小事中包含的心理学和教育学上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我们谈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时候,我们却常常会正襟危坐。
《贝贝熊系列丛书》之所以能够受到家长和孩子的喜爱,是因为书中的主人公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是两个可爱而又淘气的小家伙,形象鲜明,生动。男孩和女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非常明显。他们在同一个事件中不同的、活灵活现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语言、心理、习惯、行为上的特点。他们幽默风趣的生活会让我们这些做家长的会心地微笑,让孩子们开心地大笑。而且熊妈妈和熊爸爸的形象以及故事中出现的其他人物形象,也都丰满而传神。可以说,这也是给我们这些家长提供的一份了解孩子生活、行为、心理的详细的地图。凭籍着它,我们可以洞悉孩子们的广阔而又细微的世界。所以,这是一套非常有实用价值的亲子共读的图画书。
认识贝贝熊系列丛书/王甘(耶鲁大学人类学博士,北京小橡树幼儿园创办人)
最早知道小熊系列书(The Berenstain Bears),是从美国儿童图书软件里。当时我想,肯定是那类描述儿童生活、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图书,画面普通,内容乏味。我们那个年代的人,从小在道德灌输中长大,对这类图书,即使不是反感,起码也兴趣不大。那个时候,我的孩子才一岁。
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逐渐发现,有时候用这类图书来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居然挺好使的。小熊书里我们最早读的是The Berenstain Bears Get the Gimmies,情节非常生动,小熊哥哥妹妹缠着爸爸妈妈要玩具,爸爸妈妈不同意时他们就大哭大闹,甚至倒在地上乱蹬腿!这个场景是孩子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孩子们一下子被故事牢牢抓住,略带点紧张地听着我讲爸爸怎样大吼,妈妈怎样生气,爷爷奶奶又怎么支招。平时看上去已经非常成熟、对许多规劝都显得不以为意的大孩子,这时候听得入迷,从好笑到紧张,最后欣慰地看到圆满结局,童稚的本来面目暴露无遗。我故意问:“你们有过闹gimmies 的时候吗?”我们最大的小姑娘有点心虚地支吾说:“唔,没有,没有。”另一个男孩子天真地说:“有时候有,不过以后不了。”令人捧腹。
果然,以后的日子里,如果和他们说:“怎么闹gimmies啦?”他们会立刻收敛,不再坚持。
我也由此喜爱上了小熊系列书,买了不少原版小熊书,直到后来发现,新疆出版社出了三十本小熊系列双语书(即贝贝熊系列丛书)。
小熊系列图书的作者斯坦和简(他们姓Berenstain,比较接近的音译可能应该是拜闰斯汀),是一对艺术家夫妇,也是两个男孩子的爸爸妈妈。本来他们给成年人的报刊杂志画漫画,后来在自己的孩子开始读图画书时,他们给著名的苏斯博士的系列图画书Beginner Books绘著了第一本童书The Big Honey Hunt,主角就是熊的一家。这本书交稿后,苏斯博士建议这对新手不要继续画熊了,因为当时童书世界里以熊为主角的书不少,还有出自名家之手的。于是他们就去画了企鹅。可是一个月后,拿着企鹅去找苏斯博士时,苏斯博士却告诉他们:The Big Honey Hunt受到市场的大力欢迎,他们应该接着写小熊系列书!他们本以为,这个系列大概可以写出5到10本,没想到,一发而不可收,四十多年来,小熊系列图书出了200多种,卖出了2亿多册。
小熊图书有多个系列,以前我介绍过的几本原版书——Up and Down, In and Out等等——属于Early Steps in Reading系列。而新疆出版社出的这套贝贝熊系列丛书——包括The Berenstain Bears Get the Gimmies,选自Beginner Books这一系列,涉及孩子常有的各种问题:在商场里倒地哭闹要买东西啦、没完没了地看电视啦、把房间弄得污七八糟啦、整天吃零食不吃饭啦,等等。针对孩子的这些问题,父母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出书来,和孩子共读,看小熊一家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这套贝贝熊系列丛书也丰富了双语书市场,虽然英文附在正文的后边,看起来不那么方便,可是考虑到原版书的价格,这点不方便也就要想办法克服啦!对大多数学龄前孩子来说,这套书的英文有点难,但仍可以给孩子念。我在另一篇文章里也讲过如何从中文逐步过渡到英文。
给儿子读了若干本之后,忽然对贝贝熊系列丛书又有了新的认识:这套书除了给孩子做行为规范故事听,还满可以把它当成家教书让父母跟着“共同成长”呢。
今天环境下的父母们,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比如,如何在给孩子自由的同时给孩子设限?孩子受到小朋友的冷落时,怎么去鼓励孩子?孩子不断抱怨自己没有朋友的玩具时,应该如何教会孩子知足常乐?如何教会孩子认识金钱?两位作者自己就是父母,书中的不少情节基于他们自己和孩子的生活体验,有不少妙语可供我们参考,也有一些“高招”甚至“损招”可供我们借鉴。一位妈妈朋友说,原来以为美国人对孩子很放任,可是读了贝贝熊系列丛书后发现,熊爸爸熊妈妈虽然对孩子比较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一些问题,但对孩子的要求还是很严的呢!
在这些书里,我最喜欢的一本,是《南瓜比赛》,熊爸爸和孩子们与邻居农夫本斗气,看谁种的南瓜大。他们不仅浇水、施肥、给南瓜盖毯子、对南瓜说话,甚至夜里偷偷跑到竞争对手的田里去“知己知彼”,险些被当成贼抓起来。就是这样,他们的南瓜还是只得了第三名。这样的经历之后,孩子们和爸爸一起认识到,不应该斤斤计较于比赛结果,而应该学会感恩。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呢。这样的道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有了更深的体会。所以正象书的扉页上所说:“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家长和子女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