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阪泉之战是中国上古时期传说中的一场战争,见于《史记·五帝本纪》。
阪泉之战,相传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在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中,黄帝与炎帝两部落联盟在阪泉(—说今山西运城解池附近,一说今河北涿鹿东南)的一次交战。是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的炎黄阪泉之战。延庆西北十五里有阪山,阪山下有阪泉。延庆、怀来这道川,统称为 “阪泉之野”。五千年前,黄帝曾在这里活动过。这里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之源。
黄帝,名轩辕。黄帝时期,神农氏统治着各部落,但神农氏日渐衰微,于是各部落之间争战不断。以轩辕为首领的部落,在战争中逐渐强大起来。很多小的部落都归附了轩辕。炎帝和蚩尤也是两个很强大的部落的首领。炎帝和蚩尤成为黄帝最大的两个对手。炎帝和蚩尤先发生冲突,炎帝联合黄帝击败蚩尤。黄帝修整军队,经过充分的准备后在阪泉和炎帝进行决战。经过三次激烈的战斗,最终黄帝战胜了炎帝。
阪泉之战的地点,一种说法认为在河北涿鹿东南。也有说在今北京延庆。另一种说法认为是阪泉在今山西运城市解州镇,理由有二:解州镇春秋晋国时称解梁,汉代置解县。据《解县志》记载:解梁古时曾称作涿鹿。第二,从如今的地图看,炎帝的都城是蒲阪,即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黄帝居于轩辕之丘”,是在今日郑州市轩辕丘,而运城正好处于两者之间,离永济相当近。有个说法是黄帝突袭炎帝,取得决定性胜利,那么运城解梁的说法就比较可信。如果是河北涿鹿的话,那么两个大帝得故意北上开战,不合情理。所以运城解梁是最有可能的阪泉之战地点。
战争背景众所周知,今天华夏民族又称炎黄子孙,共尊炎帝和黄帝为祖先。
黄帝部落最初居住在泾水流域的姬水沿岸,因而姓“姬”。传说黄帝发明造车作为舆乘,因黄帝有土德之瑞,土色泛黄,遂称黄帝。当炎帝作为中原地区部落联盟首领之时,黄帝部落也参与了这个联盟并接受炎帝的领导。此时,各部落之间为争夺土地和财富经常发生侵伐征战,黄帝部落在征战中日益崛起,而炎帝部落则日渐衰落。当黄帝部落也从泾水流域沿着黄河向东扩长时,就不可能避免地与炎帝部落发生了冲突,阪泉之战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由于参战的两个部落都有很强的实力,战争的规模颇为壮观。汉代贾谊《新书》云:“炎帝者,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血流漂杵。”《吕氏春秋·荡兵》也记述云:“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列子·黄帝》曰:“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鶡、鹰、鸢为旗帜。”《大戴礼·五帝德》则云:“(黄帝)与赤帝(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从上述文献记载来看,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为了取得这次战争胜利,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他们不仅调动了本部落的全部力量,而且也联合了其他部落作为盟军,在这方面黄帝表现得更为出色。文献中所记述的熊、罴、豹、貙、虎和雕、鶡、鹰、鸢并非猛兽飞禽,而是各部落图腾的名称。大规模的战役一共三次,厮杀地非常激烈,黄帝和炎帝分别还使用了水攻和火攻,但炎帝最终还是被打败了,黄帝便取而代之做了中原地区部落联盟的首领。
涿鹿之战背景这次大战,双方投入军队有万人之多。蚩尤利用大雾作掩护,冲进轩辕军队大营,大喊大叫,乱杀乱砍。轩辕事先已命应龙做好准备,将四路军队摆开,形成包围圈,只有两路军队与蚩尤军队厮杀。由于有指南车的指引,轩辕的军队越战越勇,不乱阵脚。战斗从早晨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下午。这时,一阵狂风刮过,天气空然放晴,云雾迅速散去。蚩尤一看天气对他不利,立即命夸父率军撤退。轩辕一见蚩尤要逃,即命大鸿率四路围截住去路。轩辕和应龙骑上经过王亥训练的火畜(即战马),追杀蚩尤。蚩尤扭头一看,轩辕和应龙骑着豹不像豹、虎不像虎的怪物,紧追在后,心里早已胆怯三分。转眼间轩辕已追到前,蚩尤来不及躲避,便使出他的绝招,只见他突然一跃三尺高,用头上戴的锋利牛角盔,直向轩辕的火畜刺去。轩辕急忙把缰绳一抖,火畜立即前蹄腾空而起,避过蚩尤,使蚩尤扑倒在地。轩辕转身挥起石斧,狠狠地砍去。蚩尤一声惨叫,倒在地上。夸父赶来,抱住蚩尤,双双从崖上滚下去逃脱了。
战争过程阪泉之战是在黄帝与炎帝共同战胜九黎族团蚩尤、平定了叛乱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战役。阪泉之战是有熊集团内部帝、后之间因权力之争而爆发的。这场战争,在历史意义上,是彻底结束了原始社会末期因战争产生而形成的帝、后双头领导体制。黄帝在这场战争中,经“三战然后得其志”,成为各部落拥戴的天子,而炎帝败得心服口服,甘愿称臣,发誓不再与黄帝抗衡。所以说,阪泉之战,是部落方国时期双头领导体制向文明时代一元领导的一个转换,是一种政治制度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变革。
黄帝、炎帝本是同父母所生的亲兄弟,为什么会同室操戈?《新书·制不定》:“炎帝者,黄帝同父母弟也,各有天下之半。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故战于涿鹿之野”。事实上,其核心性本质问题,还是部落方国帝、后双头领导夺权之争。战争的起因,是自黄帝建议派官到少昊、太昊两地施治,炎帝亲往太昊,而蚩尤驻兵少昊后,假借黄帝之命暴掠民财,随意设使“奸宄夺攘矫虔”行为,逼迫黎民随其作乱。炎帝闻讯后,率兵北上山东,筑邑空桑以监。后被蚩尤追杀,一直将蚩尤引到涿鹿,黄帝为使骄兵之计,做好战场布阵,故意按兵不动,未及时出兵救援被蚩尤追杀的炎帝,炎帝对此心存积怨,是酿成了这次战争的根源之一。
黄帝战蚩尤,炎帝基本上驻兵于阪泉,并未消耗力量。涿鹿之战后,加上炎帝内部有人挑拨,要炎帝统领称帝。所以,炎帝乘黄帝喘息未定之际,举兵向黄帝发难。《六韬》中所引的《黄帝经》中一段轩辕黄帝语,大约就是他此时心迹的一种体现:“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两叶不去,将用斧柯”。于是“养性爱民,不好战伐”的黄帝决定“以战去战”,消除未来战争的隐患,“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神州一统的国家制度。
阪泉之战是在矾山镇西南、涿鹿山北的阪泉河谷中进行的,面积不过八平方公里,开战后,黄帝率领“熊、罴、貔、貅、、虎”六部军队在阪泉之野与炎帝摆开战场,六部军队各持自己的崇拜物为标志的大旗,黄帝作为六部统帅也持一面类似“大纛”之旗,列开了阵势。
首先,炎帝在黄帝没有防范的情况下,先发制人,率兵以火围攻,使得轩辕城外经常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应龙带人用水熄灭火焰,黄帝帅兵将炎帝赶回阪泉之谷,嘱手下士兵只和炎帝斗智斗勇,不伤其性命。在阪泉河谷中,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火战失利后,面对星斗七旗战法,无计可使,一败涂地,躲回营内不敢挑衅。黄帝仰慕炎帝的医药和农耕技术,决心与他携手创建文明国家。他在炎帝营外摆阵练兵,千变万化的阵法层出不穷,星斗七旗阵,让炎帝的士兵看的眼花缭乱,在长达三年多的操练中,使各部的战斗力逐渐增强,而炎帝利用崖头作屏障,只能观望阵势。然而,黄帝在这三年多的时间内,一边以星斗七旗战法练兵做掩护,一边派人兵日夜掘进,早将洞穴挖到炎帝营的后方。忽一日,黄帝兵将突然窜出,偷袭了炎帝营,活捉了炎帝,俘虏了兵丁,这一战让炎帝输的诚服,甘拜下风。甘愿帮助黄帝烧荒垦田,治理家园。
战争旧址许多学者指出,阪泉之战的地点,在今山西运城市。理由是,运城的解州镇,在春秋晋国时称解梁,汉代设置解县。据《解县志》说:解梁古时曾称作涿鹿。
第二种证据就是,从如今的地图上来看,炎帝的都城是蒲阪,即今天的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黄帝居于轩辕之丘”,是在今日的郑州市轩辕丘,而运城正好处于两者之间,离永济相当近。
还有的说法认为,当时是黄帝突袭炎帝,才取得决定性胜利,所以运城解梁的说法更比较可信。如果认为他们是在河北涿鹿的话,那么这两个两个大帝故意北上开战,是很不合情理的。莫非他们是故意在蚩尤面前显威风不成?所以运城解梁,最有可能是“阪泉之战”的交战地点。
黄帝打败炎帝之后,许多诸侯拥戴他当天子。炎帝的许多子孙不甘心向黄帝臣服,几次三番挑起战争,尤以蚩尤为甚。蚩尤是炎帝的孙子。据说,蚩尤生性残暴好战,他有八十一个兄弟,都是能说人话的野兽,个个铜头铁额,拿石头、铁块当饭吃。蚩尤原来臣属于黄帝,可是炎帝战败后,蚩尤在庐山脚下发现铜矿,他们把这些铜制成剑、矛、戟、盾等兵器,从此军威大振,便起野心要为炎帝报仇。蚩尤联合风伯、雨师和夸父部族的人,气势汹汹地来向黄帝挑战。最后蚩尤在涿鹿战败,被应龙捉住,遭黄帝械杀。
现在在黄帝摆星斗七旗阵的地方,原有个村子,是历史上的古阪泉村,后来改称“七旗村”,随着历史的变迁,村子上下沿河居住有一里多长,最后以泉为界,上游叫“上七旗”,下游叫“下七旗”。
文献记载的阪泉旧址在今天延庆县下阪泉村,到实地探访,称得上历史遗迹的,只有村北的清代老龙庙遗址,遗址上只留下一株二三百年树龄的油松。后来偶然在村东南的一片荒野中,发现了一座古代要塞遗址。从军事的角度看这里背山面野,进可攻退可守,处在妫水河与海坨山之间,地当交通要冲,在这里发生激战是顺理成章的。这里恰好是老阪泉村的位置。原来1958年为修建宫厅水库,把阪泉村移到了现在位置较高的地方,这里就被废弃了。阪泉之野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高大的古代烽燧遗址,方方正正,有十余米高。这座夯土台原来是包砖的,估计建于明代。后来砖被拆走,解放后又一度被改为砖窑,现在已经随着阪泉村的迁移而被废弃了,台顶成了一大群野鸽子的栖身之地。台下是一个小湖,芦苇成片,小湖的出口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台东南还有城墙遗迹,并有一眼古井。 更为奇妙的是,这里平地出泉,附近有大小泉眼十几个,即使在冬季依然有极大的水量,这大概就是阪泉名称的由来吧。也有传说河北诼鹿黄帝泉亦称阪泉。历史学家魏开肇先生和历史学家尹均科先生说:“黄帝时代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创兴的时代,这样一个时代在延庆大地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这不能不令延庆人民引以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