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0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籍贯的概念拼音:jíguàn

英文:[the place of one’s birth or origin;native place]

解释: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

籍贯就是指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18周岁以前的户籍所在地。

籍贯的由来籍贯从父、从祖籍,祖籍是指祖辈的长久居住地,按现在的地域划分填写。省/自治区/直辖市 + 区/县

没有明确规定几代,但“祖辈的长久居住地”这个定义,对于绝大多数人应该还是很容易确定的。

祖父的出生地这一说,是[2]1999年全国范围内重新填写新版《干部履历表》时,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的“填写说明”里产生的一个歧意,后来的历次文件都把这一说法取消了。

户口簿上一般照抄父亲的,对于一般老百姓管得不是很严,乱填的不少,出于各种原因通过各种渠道改掉的也不少。对于一定层次的干部,有必要的话,通过查个人档案、政审之类,是可以追查清楚的。

对籍贯使用的争议有人认为,在现代国家,一个人的祖居地或出生地对于他的入学、就业、甚至住旅馆,不应该有任何影响。而且籍贯本身就是一个世世代代永居一处的农耕经济的概念,在现代含义含糊不清。在各种登记表格中,籍贯一栏应该被去除。

在香港,自从1997年回归中国之后,学校系统已不再需要学生填写籍贯资料,而只需要学生填写出生地。

在台湾,户籍登记曾有籍贯栏,但近年已经停用。

目前籍贯的通常使用方式

现在,籍贯的使用频率仍然很高,但人们并不是很重视,特别是年轻人。他们普遍认为籍贯就是户口所在地或出生地。但按传统的说法,籍贯是祖籍的一种表述。而“祖籍”要追述到哪一代,一般是祖父辈。举个例子,张三此前户口在四川,出生地是湖北,祖籍(祖父辈)是湖南,现在户口迁到了北京。他的籍贯准确说是湖南。

由于籍贯的定义存在很大争议,祖孙两人的籍贯不同经常出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